本文共887字
春節期間,許多人習慣熬夜追劇、打牌或跨時區旅遊,加上年菜、零食普遍高油、高鹽、高糖,攝取過量後導致腸道菌相與代謝功能失衡,免疫力明顯下降。本身為家醫科的陳俊光醫師表示,免疫力低下不僅增加感染流感的風險,還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尤其是長者、幼童、慢性病患者,感染後病情可能迅速惡化。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每年春季為流感高峰期,且流感病毒容易在密閉空間、群聚活動中快速傳播。加上年節後返工返校,人口流動頻繁,若免疫力不足,將成為病毒的「最佳入侵對象」。
醫師公開三大關鍵行動 強化免疫防護罩
為了幫助民眾有效提升免疫力、遠離流感風險,陳俊光醫師提出三大健康行動,簡單實踐就能讓身體重回健康狀態。
1. 調整作息,讓免疫力回歸正軌
• 每晚固定時間睡覺,睡足7-8小時,避免熬夜、補眠。
• 每週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瑜伽、伸展操,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
• 早晨可曬太陽15-20分鐘,促進維生素D合成,有助於調節免疫反應。
2. 均衡飲食,補充關鍵免疫營養素
• 維生素C:增強白血球功能(推薦食物:柑橘、奇異果、芭樂)。
• 維生素D:調節免疫(推薦食物:鮭魚、蛋黃、香菇)。
• 優質蛋白質:修復組織、維持免疫(推薦食物:雞肉、豆腐、堅果)。
• 高纖蔬果:維持腸道菌相健康(推薦食物:地瓜、燕麥、深綠色蔬菜)。
• 減少加工食品、油炸物與高糖飲料攝取,避免增加身體負擔。
3.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阻斷病毒傳播
• 勤洗手(至少20秒),避免接觸口鼻,降低飛沫與接觸傳染。
• 在人潮擁擠或密閉空間戴口罩,有效防範飛沫傳播。
• 室內保持空氣流通,定期消毒手機、門把等高接觸物品。
• 勤換洗寢具、毛巾等貼身物品,降低細菌感染風險。
定期健康檢查 揪出潛在風險、提升免疫防線
春節後的生活調整不僅是為了避免流感,更是為了長期維持身體健康。此外,陳俊光醫師建議,定期健康檢查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方式。美兆健康管理機構也補充,透過免疫功能檢測、慢性病篩檢,了解自身健康狀況,針對免疫力不足或慢性病患者,能提早發現健康問題並改善體質,才能打造堅固的免疫防線,迎接春季的每一天,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