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3字
痔瘡的治療分為保守藥物治療與積極手術治療,決定治療方案之前要先了解有哪些選項,再做出最合適自己的判斷。怡仁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張良實醫師表示,痔瘡分為四度,輕微一到二級的狀況中,大多數病人以保守藥物治療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治療成效,然而復發率也相對較高;較嚴重的情形則會需要積極的手術治療。隨著手術方式演進,傷口較小的微創痔瘡手術已漸漸成為主流。
張良實醫師指出,微創手術最大的優點為傷口小,帶來的疼痛感及併發症發生的機率也低。有需多患者先前因害怕手術帶來的疼痛大於痔瘡帶來的不便,而遲遲不採用積極的手術治療。微創治療能鼓勵患者盡早治療,適時解決痔瘡的長期困擾。
張良實醫師表示,目前在台灣醫療院所有四種較為主流的手術方式:
(一)組織凝集刀切除手術
為相當普及且成熟的手術方式,應用範圍非常廣,第二度至第四度的痔瘡都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治療概念以組織的切除為主,傷口癒合速度較傳統切除方式好,但相對於其他微創手術方式,仍產生較大的傷口,疼痛感較高,恢復期也較久。
(二)環狀切除手術
使用痔瘡環切器,將內痔進行整圈環形的切除,對於內痔出血與脫垂有良好治療效果,術後立即見效。術式完成後金屬縫合釘針會留在體內,相當考驗施術者的經驗值,否則可能造成肛門狹窄。
(三)雙極冷凝療法
利用能量破壞痔瘡組織的血流供應,痔瘡的血流供應被破壞掉之後,組織會進一步萎縮,便能改善腫脹與流血的情形。適用於輕度的痔瘡。
(四)雷射消融手術
適用範圍涵蓋第一度至第四度內痔,利用雷射切斷痔瘡組織血流供應以使組織逐漸萎縮,讓痔瘡組織縮小並貼回腸壁。若病患對外觀有強烈要求,也可搭配部分贅皮修整,大部分病人反饋即使搭配切除手術,依然沒感受到劇烈疼痛。
隨著科技進步發展,愈來愈多新的技術能被應用在疾病上。治療好疾病的同時還能有較好的術後生活品質。尋求微創手術的民眾們,在乎的大多是能快速復原及最低的術後疼痛。
不同的病況適用哪一種治療方式,還是需要找專業的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做諮詢後再決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