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分級醫療共照病患 整合照護免奔波

本文共757字

經濟日報 曹松清

桃園市中壢區一名86歲黃姓婦人,吞嚥困難伴有些許吐血情形,遂至聯新國際醫院腸胃肝膽科就診,經上消化道內視鏡(即胃鏡)及切片檢查,發現該病患有十二指腸潰瘍併出血、巴瑞特氏食道未伴有發育不良等疾患,於門診追蹤治療。

聯新國際醫院腸胃肝膽科醫師徐偉倫。 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聯新國際醫院腸胃肝膽科醫師徐偉倫。 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病情穩定後,主治醫師徐偉倫進行下轉評估,與病患共同選擇住家附近合適診所,大大地便利民眾轉銜就醫,以達到醫療分級、醫院與診所共同照護病患的目標,共建健康良善、資源有效運用的就醫環境。

徐偉倫醫師表示,透過醫療團隊的合作,使各層級醫療院所發揮最大的效益,以黃姓婦人的狀況而言,不適症狀經治療後病況已經很穩定,只需定期追蹤即可,不需每次舟車勞頓到醫院,另一方面可將大醫院門診名額提供給更需要的人,使醫療資源發揮更高的效益,所以與病患溝通後,轉診至延平診所繼續照護。

延平診所醫師周志勃。 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延平診所醫師周志勃。 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延平診所周志勃醫師指出,透過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直接線上查詢轉診病患跨院相關用藥、檢驗、檢查及影像報告等就醫紀錄,診所可以無縫接軌接續治療。他進一步提到,由於黃姓婦人為高齡病患,行動不太方便,加上患有多重慢性疾病,像是高血脂、心臟、失智及老人憂鬱等都出現狀況,如果分別看診會耗費很多時間、用藥也變得繁雜而有重複的狀況,病況穩定的患者在診所實施追蹤與照護,可以大幅減少往來醫院的頻率及有效整合用藥,使病人受到連續、完整的醫療照護,相信也是病人的福音。

醫療分級轉診制度,乃由各層級醫療院所發揮醫療強項,整合資源各司其職、分工合作,醫療人員免疲於奔命,民眾得安心就醫,藉由醫療資訊共享,使病患獲得可近、高效且完整的醫療照護。輕症、穩定的病患若能就近回歸到厝邊好醫師,不但可以改善大醫院門診壅塞的問題,也提供民眾最優質的醫療照護。聯新國際醫院以實際行動支持分級醫療,深耕在地社區醫療,與社區診所共同守護民眾健康,期在地民眾均能獲得適切之醫療照護服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醫學中心研究:Proentry胜肽遠離過敏新發現
下一篇
產後憂鬱症不可輕忽 醫師建議這樣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