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桃園才庫緊缺 多元措施創造新人力資源

本文共684字

經濟日報 吳毅倫

桃園市政府就業職訓服務處處長陳秋媚指出,相對鄰近台北、新北產業結構趨向服務業為主,有著台灣第一工業科技城市之稱的桃園市,仍以高科技、電子、航空、綠能產業等聚落為主,需要大量穩定人力支持產業發展。因此,補足少子化世代的人力缺口、吸引中高齡人才回流、建構共融友善職場環境,已成為市府需要積極解決的新課題。

桃園市就服處處長陳秋媚表示,桃園市積極推動能促進青銀共融友善職場的多項政策和措施...
桃園市就服處處長陳秋媚表示,桃園市積極推動能促進青銀共融友善職場的多項政策和措施。吳榮邦/攝影

陳秋媚分享勞動部統計資料,截至2024年底,桃園市產業移工人數達10萬9,125人,占全國移工總數的15.58%,居全國之冠。其中85.38%集中於製造業,也是全台最高。顯見桃園人力缺口大,也讓市府將中高齡人才視為新人力資源,持續透過就業獎勵與津貼、職業訓練、職務再設計等多元措施,協助中高齡者重返職場並提升就業穩定性。

以45至64歲族群的勞動參與率來看,已自2019年57.2%提升至2024年68.8%,顯示中高齡勞動力參與逐年成長。尤其近三年桃園市勞動力人數增加約4萬人,其中以中高齡族群增幅最大,達4.4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的推動成效也激勵市府持續規劃各項創新計畫,期盼打造青銀共融新職場。

這次開辦「桃園市中高齡及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計畫,更是將政策對象從勞方擴大到資方,透過六大友善面向,與資方共同檢視職場環境,讓勞資雙方創造最大效益。

雖桃園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參與率已逐年提升,但65歲以上族群參與率仍低於全國平均,顯示高齡就業潛力尚未完全發揮。而隨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桃園市持續強化中高齡及高齡者人力資源活化,並針對職場友善、職務再設計、缺工產業補助等多元措施與創新計畫,協助中高齡及高齡者穩定就業,讓桃園科技大城發光發熱。(本廣告由勞動部就業安定基金補助)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逢甲大學承辦臺中一考區試務工作
下一篇
勤業眾信:高價值AI治理模式將改變企業營運邏輯與競爭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