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01字
近來面對嚴峻的匯率變動與對等關稅挑戰,加上萬事皆AI的時代壓力,台灣工具機產業正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過去倚賴老師傅經驗、傳統組裝方式的模式,在國際競爭中顯得吃力。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與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攜手法人機構,啟動「法人AI 試製線」計畫,為中小企業打造一條智慧製造的快速通道,在這條通道中,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扮演關鍵角色。
PMC代總經理李健勲表示,特別針對工具機業者,設計一系列「AI 智慧製造應用實作課程」。這不是枯燥的理論課,而是「沉浸式學習」。學員們不只聽講師講解AI演算法、機器視覺、數位雙生等技術,更直接在具備先進設備的AI試作場域中,「做中學、試中證」。企業可直接驗證AI應用的實際效益,並將寶貴的導入經驗直接帶回自己工廠進行複製與部署。
PMC課程涵蓋工具機從「生」到「驗」的整條線:
一、AI協作研發設計:在接到面對少量多樣訂單需求,傳統設計總是耗時費力。課程將透過AI 助理能協助分析、提供最佳化建議,就如同迅速客製化一台賓士車一樣,透過選單就能迅速完成客戶需求;甚至在設計階段就透過數位雙生預測機台性能與極限,將設計時間大幅縮短,降低開發風險。
二、組裝精度與調整校正AI輔助:告別過度依賴老師傅的「黑手」時代。這系列課程,將手把手分享AI 輔助系統指導組裝流程,確保每一步驟的精準。利用MeSure數位量測與QMS履歷系統記錄數據,搭配X GO組裝小幫手這個整合PMC數十年經驗的AI知識庫,大幅提升組裝效率、降低返修率,並有效傳承經驗。
三、工具機AI檢驗數據分析:這系列課程是傳授AI數據蒐集與分析系統,如何成為品保人員的強大後盾。其中,PMC自行開發的AI溫升熱變形補償模組,能預測並自動補償溫差引起的精度變化,熱誤差改善達50%,無論機台在那都能遠端校正。更重要的是,每一加工階段所蒐集到的檢驗數據,會回饋至研發端,形成持續優化的AI研發製造循環。
透過這些課程與試製線的體驗,企業不僅能加速從自動化邁向智慧化,更能實際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加快出貨速度、穩健獲利。這項計畫不只PMC在推動。全國還有其他法人如紡織所、金屬中心等,也開設AI培訓課程,預計每年培訓2.5萬人次,共同打造台灣的AI人才生態圈。
李健勲說,這款沉浸式教學,PMC預計將此模式擴大到木工機、機器人等其他產業。這場由政府攜手法人推動的AI轉型,正幫助台灣百工百業,特別是工具機業者,找到突破困境、「馬上飛」的智慧化之路。
法人AI試製線及培訓服務(0800)005-288;網址:https://service.moea.gov.tw/EE514/tw/aiip/437.html;
中小企業課程報名電話(02)2366-0812 分機432吳先生;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理論訓練課程相關】報名電話(04)2359-9009 分機345蔣小姐、【AI試產線實作整合相關 】分機840副處長林成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