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140字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邁入數位化與電動化的轉型浪潮,人工智慧(AI)、車聯網(IoV)與電動車(EV)技術的迅速發展,正持續重塑產業未來格局。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6日舉辦「綠能智慧移動新時代-AI與科技重塑全球車業」論壇,並發布《2025全球消費者用車行為趨勢》報告。
勤業眾信指出, 隨著市場需求變化,汽車品牌需運用 AI 技術提供個性化服務,並整合智慧城市概念來加強與消費者間的連結以提升忠誠度與整體消費體驗;同時,藉由跨域合作,與科技公司、政府和其他產業共同打造正向循環的移動生態圈,促進智慧城市建設、共享出行和電動車充電設施等基礎設施的發展,從而提升整體出行體驗。
台灣純電車市場蓬勃發展,AI與智慧綠能驅動未來出行體驗
勤業眾信汽車產業負責人暨數位科技風險服務執行副總經理洪吉維
隨著AI技術和數據的應用,台灣汽車品牌可以透過分析消費者行為數據,提供更精準的銷售策略與個性化的消費者體驗,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結合智慧交通系統,車輛與城市基礎設施的聯網將帶來更高效、便捷的出行體驗。
此外,購車模式也在發生變化。部分海外市場對直接從製造商購買車險表現出高度興趣,這一趨勢在台灣也有機會發展。透過AI技術,台灣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量身打造個性化的保險方案,提供便捷且符合個人需求的服務,進一步簡化購車過程,提升整體消費體驗。這些創新技術的推動將加速台灣純電車市場的發展,並為未來的智慧交通奠定堅實基礎。
台灣製造!新能源車,打造永續移動生態圈
在電動車發展浪潮下,台灣本土品牌憑藉技術創新與策略布局,在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納智捷汽車技術Group 協理林景星
智慧停車與eMaaS生態圈:數據驅動城市交通新未來
USPACE 創辦人暨執行長宋捷仁
展望未來,USPACE 將持續透過數據與 AI 應用,優化智慧停車與出行服務,推動城市交通進化,實現 高效、永續的智慧城市願景。
智慧車聯網資安新範疇:ISO/SAE 21434與未來合規挑戰
隨著車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對車輛資安的規範可能會越來越嚴格。勤業眾信數位科技風險服務協理白哲豪
在台灣,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簡稱VSCC)近期也發布了新規範,要求企業對車輛的資安風險進行全面評估,尤其是對於Tier 1和Tier 2供應商所提供的電子零件,必須進行產品威脅分析與風險評估(TARA)。這一規範將幫助企業確保其車輛在上市前符合相關的資安法規,特別是對於那些採用OTA(空中下載更新)技術的車輛,更需要考慮這些相應的資安規範,以降低潛在的資安風險。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新事業發展處技術經理林宗慶
AI 與數據助攻銷售,驅動汽車產業轉型
Salesforce 首席技術顧問馬西緯
汽車雲內建 Einstein AI 分析即時數據,提供預建通知、個人化建議與洞察,賦予銷售與服務團隊主動提供協助,特別在數位通路與電子商務中通過AI輔助銷售,自動化培育淺客名單,更結合 Data Cloud for Automotive 持續優化客戶資料,助力車廠打造創新的聯網體驗,開創新的收入模式,並提升品牌忠誠度。
透過數據與 AI 的整合,Salesforce 汽車雲不僅優化流程,更實現以人為本的溫暖服務與最佳化體驗,迎接電動車時代的全新挑戰。
電動車化趨勢及智能駕駛興起,提供台灣產業切入汽車供應鏈之契機
電動車市場發展勢不可擋,台灣企業憑藉技術優勢切入全球汽車供應鏈,開創新商機。勤業眾信策略、風險與交易服務執行副總經理黃俊榮
2025全球消費者用車行為六趨勢
一、電動車購買關鍵因素:燃料成本上升與環保意識提升成為吸引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主要動力,而充電時間與續航力則是兩大卻步因素。
二、純電動車市場挑戰:美國、印度及東南亞市場回歸傳統燃油車的趨勢顯著增長,而日本拒絕購買純電動車的比例高達 29%,為全球最高。
三、國產品牌信賴度差異:日本消費者對本土汽車品牌的忠誠度最高,而東南亞與英國市場對國產品牌的偏好則相對較低,反映出全球市場競爭的多樣性。
四、購車模式轉變:印度與中國大陸消費者比日本更願意直接向製造商購買車輛,並且對直接從製造商購買車險表現出高度興趣。
五、自動駕駛接受度差異:相比德國、日本與中國大陸,印度與英國的消費者對於自駕車隊的概念更為關注與擔憂。
六、移動即服務(MaaS)需求升溫:印度、東南亞與美國約半數消費者每日開車,為韓國或日本的兩倍,但 18 至 34 歲族群對 MaaS興趣提升,考慮放棄傳統車輛所有權。
勤業眾信《2025全球消費者用車行為趨勢》報告連結:https://deloi.tt/4c1o7rI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