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58字
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理事長林靖苹表示,TOWIA是由12家國內外知名且有建置實績,且在台已獲配案場的離岸風電開發商組成,攜手產官學研合作,以推動台灣離岸風電永續發展,助攻台灣達成淨零轉型發展為目標。多年來TOWIA持續扮演凝聚產業共識、與政府溝通、推動風電政策的重要平台。
林靖苹於去年12月接任第五屆理事長,目前也是沃旭能源(Ørsted)亞太區法務長,具有深厚的法律背景,擔任理律法律事務執業律師多年,2017年加入沃旭,參與投資海洋示範風場、第二、三階段選商與大彰化風場開發建置,並負責沃旭亞太區所有法務事務。林靖苹將以過去的經驗及服務熱誠,帶領協會持續與政府及外界對話,促進產業發展,並且投入公眾教育及地方回饋。
台灣以10年時間躍居亞太區的風電發展模範。林靖苹表示,協會肯定政府對風電發展的高度企圖心與明確的政策目標,並且有序推進。全台現有8個離岸風場、374座風機,合計超過3GW風場已併網,尚有諸多風場持續推動建置中,助力台灣2050年實現淨零。
疫情過後,業界迎來利率攀升、供應鏈瓶頸、俄烏戰爭及通膨等多種不利因素,林靖苹形容「產業是在逆風中努力前進」。川普上台後對於風電政策上的變動,更加彰顯政策穩定對離岸風電產業的重要性。賴總統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以及台灣企業的強烈綠電剛需,都是風電業者的定心丸。林靖苹指出,協會支持且樂見多元綠能發展,依照2050淨零路徑規劃的政策目標,離岸風電2050年設定的目標高達40-55GW, 在各種再生能源中,貢獻度占比50%,離岸風電因其大規模與高發電效率,是重中之重。
一座離岸風場投資金額動輒上千億元,要歷經探勘、環評、取得併網容量、設計、採購、零組件生產以及施工等漫長過程,「現在使用的風電,至少5-8年前就要定案」。林靖苹呼籲政府持續盤點海域空間與併網容量,以及強化港口、電網等相關基礎設施,這是2050年風電達成40-55GW目標的關鍵。至於區塊開發3-3期,將是離岸風電產業的下一個轉捩點,期待政府及早制定相關選商規則。
TOWIA憑藉會員國內外開發經驗,希望也回饋社會,公私協力打造台灣完善投資環境。例如促進供應鏈落實環安衛以接軌國際標準、舉辦離岸風電金融教育課程、接下來更期待能夠協助綠電用戶了解綠電採購等相關知識,建構台灣良善綠電交易環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