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07字
國立勤益科大副教授施盈佑老師今(6)日榮獲「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在教育部五樓大禮堂舉行第11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頒獎典禮暨座談會」,表彰5位通識教育領域的傑出教師,特頒發獎狀、獎座及新臺幣30萬元獎金,肯定他們對通識教育的卓越貢獻。
該獎項自96年設立以來,為感謝教師對通識教育的熱忱,今年由43所大學校院推薦59位候選人參與,經過初審、到校訪談及決審會議等嚴謹程序,最終選出5位得獎者: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中心施盈佑副教授;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王玫教授;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林俊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林質心副教授;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謝銘峯副教授。
國立勤益科大學生表示,上施老師的課,就像在玩遊戲一樣,完全不會無聊。他創新教學方式深受學生喜愛。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通識是大學的心臟」,更是多元學習的發軔,獲獎老師以生命影響生命,每位都是精彩典範。
其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施盈佑副教授以「活動教學法」帶入國文課,深獲評審青睞。他將桌遊等多元活動融入課堂,激發學生的文學想像力,並培養其思考、分析與表達能力。此外,他也將教學延伸至課外競賽,深受學生喜愛與推崇。施盈佑副教授不僅突破傳統講授模式,更研發出多樣化教學法與桌遊教具,透過文學互動遊戲,讓知識學習變得更有趣且具啟發性。他的教學理念不僅符合勤益科大的通識教育目標,更與學校倡導的抗壓能力培養、美學素養提升及社會實踐能力緊密結合。
勤益科大校長陳文淵表示,通識教育是打通學生「學習的任督二脈」的重要環節,幫助學生融會貫通、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成為社會與世界所需的人才。他提到,「工作靠專業、生活靠通識」,尤其勤益科大以成為國際優質產業大學為目標,通識在培養「科技心、人文情」的現代公民,透過科技與人文的整合課程,實現理論與實務的貫通與相輔相成。
本屆頒獎典禮的主視覺別出心裁,由上屆得獎者、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鄭圓圓教授設計融合水墨藝術與東西方繪畫技法,展現自然與文化的深層思考。典禮現場更結合AR技術,營造出虛擬荷花池意象,來賓透過掃描手機QR Code即可拍攝得獎者於荷花池畔領獎的景象,象徵通識教育連結文學與自然之美,啟發學生探索宏觀世界的深邃奧秘。
頒獎儀式後,5位得獎教師參與座談會,分享其通識教育教學歷程與心得經驗,為現場來賓提供寶貴的教育啟發與經驗交流。更多詳情請參閱教育部官網:https://reurl.cc/O57Ygy。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