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宜雄建築 助木雕業永續發展

提要

支持產業傳承與創新 建案展示系列藝品 聯手三義木雕協會 解決人才斷層困境

宜雄建築董事長賴森源大力支持木雕產業的人才傳承。宜雄/提供
宜雄建築董事長賴森源大力支持木雕產業的人才傳承。宜雄/提供

本文共821字

經濟日報 吳佳汾

苗栗三義發展木雕藝術已有100多年歷史,吸引想要創作、發展的木雕師傅聚集到三義。從事木雕超過半世紀、甫卸任的第13屆苗栗縣三義木雕協會理事長蔡仁福表示,隨著外在環境轉變,木雕產業面臨人才斷層困境,唯有「傳承與創新」才能讓木雕產業永續經營。

15歲就到三義拜師學藝、落地生根的蔡仁福指出,10、20年前,三義的雕刻師月薪可達百萬,不輸科技業百萬年薪,當時幾乎每天被客戶盯著催促交件趕工,一路見證木雕風光輝煌時期,現因市場結構轉變,加上景氣影響,雕刻師薪資可能不到5萬元,為了產業永續,他積極做好傳承使命。

第13屆苗栗縣三義木雕協會理事長蔡仁福(左)、木藝師馮文艷。 吳佳汾/攝影
第13屆苗栗縣三義木雕協會理事長蔡仁福(左)、木藝師馮文艷。 吳佳汾/攝影

近年在木雕協會努力下,透過向苗栗縣政府申請每年200萬的計畫經費補助,由協會請師傅教授有基礎概念的學生,再加上有木雕博物館做薪傳營的實習,目前約有一成學生會進入木雕行業,讓木雕手藝不致失傳。

蔡仁福強調,創新也是現在木雕產業隨時代改變的方向,除原本的佛像之外,朝向客製化,增加現代元素的時尚,也是一大轉變,如最近跟桃園宜雄建築公司配合也是一種轉型,互相合作,然後傳承。

由於獨特的木藝品多以居家收藏,珍貴原木價格不凡,再精雕成一件好的木雕作品,價值已超過好幾百萬,建商願意讓藝品在公共空間展示,長期熱愛木藝的宜雄建築董事長賴森源就是有這個堅持。

宜雄建築與木雕協會合作,由建築公司設計88、 99、10全10美等概念,再由木雕師做系列藝品,在各建案中展示。同時為支持木雕協會的人才傳承永續,宜雄建築也決定將這次合作做成的木雕後剩餘的木材贈送給協會,讓學生可以利用這些珍貴原木雕刻出成品販售,增加收益。

展望未來,蔡仁福指出,以前三義有一大群木雕師徒,大家互相溝通、學習,現在已經沒有了,幾乎都是個人工作室。因此,木雕協會有一個遠景,就是興建一棟會館讓協會設址運作,透過會館將木雕師聚集起來,讓教學區、工作室、展覽區都結合其中。

由於政府經費補助有限,木雕協會現仍透過販售藝品等自籌經費,讓木雕技術向下扎根,蔡仁福為培育更多人才,期盼有更多企業力量挹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回顧2024年 幣安如何協助全球和臺灣執法機構打擊金融犯罪
下一篇
川普2.0風暴影響!勤業眾信財經「春」吶看新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