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80字
榮獲2022臺北市亮點企業「研發卓越獎」的滿拓科技,研發全球獨家AI微型化專利技術,為AI從雲端落地的關鍵技術,可將AI模型運算量和資料量減少90%,但精準度控制在減少在1%之內。協助客戶達到省電、低延遲、高精準的目標。
把雲從天上抓下來,跟著你的裝置走
滿拓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昕益(Jack)表示,滿拓成員來自於台大電機、清大電機資工碩博士,專注研發AI領域高效率與微型化技術,將雲端的AI功能落地部署到Edge Devices(邊緣裝置)上來執行AI的功能。「簡單說就是把雲從天上抓下來,跟著有各種影像辨識及語音辨識功能的裝置走。」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解釋,以往都是把AI技術的演算法放到雲端,先在終端搜集到各項數據再上傳到雲端,在雲上運算後把得到結果再回傳,有時數據過多會造成時間延遲性。透過AI微型化專利技術能將雲端AI落地到邊緣裝置,如此一來裝置的反應會非常快,讓使用者的體驗更好。
AI演算法是相當龐大的數學模型,為了精確度,AI運算一向都有上千萬參數以上的演算法,因為資料複雜且龐大,以往只能在雲端處理,無法導入現有的終端裝置。另一方面,終端設備如手機或螢幕顯示器等,內建的晶片運算能力以及記憶體都太輕量,無法處理AI演算法的大量數據。
目前部分業者為了將AI模型放入硬體內,採用剪枝和量化的壓縮演算法,藉此以符合終端裝置的運算能力;然而一旦透過這種壓縮,演算的精準度與判斷率會失準,和透過雲端運算的結果有很大差距。滿拓的AI微型化專利技術,利用演算法優化來提升運算效能,讓運算量和資料量減少90%,但精準度卻只減少在1%之內,達到快速、精準、省電與微型化的效果。
目前滿拓的微型化技術已有7項技術專利,並與國內外多家知名IC設計、工業電腦、電信業者、製造業者等簽訂合作及授權,根據不同類型客戶需求提供軟硬體的產品服務。除了運用專業精準的AI演算法,滿拓科技的Edge AI加速器已有多達20案以上的實際場域經驗,後處理經驗豐富,能夠精準分類、分析判斷,易於系統整合,銜接各式後台。
Jack回憶起創業初心,希望AI能真正地生活化和普及化,透過精準且即時的分析,幫助各行各業減低各式成本,工作者能進而減輕工作負擔,發揮更大的工作效益。在市場擴展上,滿拓透過策略聯盟希望透過和上下游產業鏈的合作,推廣AI應用讓民眾享受到AI帶來的好處,也讓產業彼此共創商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