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80字
近年竄出名的「平埔黑豬」,是農委會「百大青年農民」李榮春在屏東投入養豬業超過10年、成功優生溯源的台灣原生種黑豬,2018年他將活體黑豬外銷到香港,名列台灣首家紀錄,緊接一連串的得獎光環,持續獲得媒體關注。
李榮春養豬之前,在航空業及電子業工作,完全沒有農事經驗,甚至沒看過豬在農村走路的畫面,2009年電子大廠放起無薪假,前景茫茫,加上政府鼓勵青年從農,讓他毅然決定尋找第三「春」。
李榮春發現農業是「藍海」,一開始想到的是種菜,但理性以SWOT分析法評估之後,認為養豬特別有潛力,而且他養豬也追求差異化,決定透過基因篩選、大數據分析,慢慢純化出原已流逝的台灣原生種黑豬。
雖然是農業生手,但李榮春懂得運用科技工具及企管知識,開創商機,他以私人力量,花上十年以上的時間,純化、復育出「平埔黑豬」,雖然黑豬飼養期比白豬多一倍,但抗病力強,而且不少饕客喜愛黑豬滋味勝過白豬,讓他有成就感。
2019年,屏東市的觀光打卡景點「職人町」誕生,李榮春在裡面開設平埔黑豬小食堂,由手藝好的太太掌杓,讓大眾輕鬆透過料理品嘗到黑豬肉的豐美與甘甜。饕客盛讚,平埔黑豬的豬五花肉,肉脂爽口,讓人驚艷。
食堂也另設中央廚房,除了開發更多料理包,未來可以發展為連鎖品牌。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李榮春透露:「很多餐飲業者找我談合作。」
去(2021)(2021)年,平埔黑豬官方網站上線,取名「ODIVA」,唸起來就是台語「黑豬肉」。李榮春不免提起農委會的電農(eFarmer)培訓計畫,可讓農民更了解如何在網路上做生意,其中,「『訂價策略』對農民很重要。」他笑說,農民純樸,往往成本再上加一點利潤就願意賣,但跨到電商世界,必須抓好適當的利潤空間,否則後續還有上架、物流各個環節的費用,也要配合電商平台的折扣促銷檔期,很容易淪為賠本出貨,訂價不可不慎。
「平埔黑豬」的官網可見豬肉燥、豬油辣醬、生鮮肉、料理包、肉紙禮盒等等琳瑯滿目的商品,已是許多饕客追蹤的豬肉品牌,好品牌搭配好品種更有競爭力,李榮春透露,明(2023)年可望通過命名審查,正式成為品種豬,希望推上國際與西班牙「伊比利豬」、日本「鹿兒島豬」齊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