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68字
被列為立法院本會期重點審查法案之一的《菸害防制法》昨(16)進行第二次朝野協商,通過條文包括提高吸菸年齡至20歲、增修禁止吸菸場所規範等相關四項條文,其他包括菸品警示圖文佔比提高、禁止加味菸,以及牽涉到加熱菸納管和載具管理的相關六項條文仍保留待處理。召委林為洲宣布,有關加熱菸、電子煙爭議條文「全數保留」,待所有條文討論過後若仍無共識,再送出委員會至三讀會審查。
衛環委員會上會期審查《菸防法》時共計有47項條文要進行修正,但朝野立委在審查會意見分歧,多達36條保留條文留待朝野協商處理。在本會期10月第一次朝野協商時,朝野立委對第三條的加熱菸納管和相關必要組合元件(載具)的定義和規範仍未能成共識,致使後續相關的修正條文無法討論,今日二次黨團協商也僅通過4條、保留6條,其餘條文預計下周進行第三次黨團協商,並將再度聚焦討論第三條修正條文。
在菸品警示圖文部分,行政院版本要將菸品容器的健康警示圖文比率提高占比至正、反面面積的85%以上,此條文在協商中有不少立委發言參與討論。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認為,菸包單一底色、單一字體大小包裝,在推動不會有困難,希望納入考慮,她認為菸品不應有太多宣傳的方式。
民進黨吳玉琴立委則認為,目前不管是紙菸或是加熱菸,警示圖文面積被要求不得低於85%,但衛福部卻指出世界上只有10國警示圖文面積達到或大於85%,但可能對不抽菸的人來說圖片有點可怕,國內是否需要做到如此,是否能有比較合理的比例?她認為依各委員的提案來看,50%面積是否比較合理。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強調,如果把警示圖文面積拉大85%,畫面相當令人反感,加上剩下的菸包空間還需要放上品牌LOGO以供辨識,反而可能有助長水貨菸品的疑慮;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表示,修法目的是希望減少吸菸人口,加大警示圖文已經是管理的末端,反而可能會讓民眾開始在菸盒包裝外貼貼紙,恐會讓青少年變成爭相比較對方的圖片是什麼,同時衛福部也指出全世界68%國家警示圖文比例是50%,她認為50%是可以的面積。
而在是否禁止加味菸的條文中,蔡易餘認為,該條文修正應該回到抽菸行為本身,會抽菸的人對於口味上不是問題,口味是個人感受,不會有人因為菸有哪種口味而選擇是否抽菸,更不用說加味菸對於二手菸來講是沒有差異,吸菸者既然已經選擇抽菸了,那就尊重個人決定。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