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34字
由台灣大主辦的第四屆《2022年台灣大循環經濟論壇》28日在臺北文創大樓登場。論壇以「ICT賦能 全球循環經濟大未來」為題,廣邀國內外專家,借鏡歐盟循環轉型案例,探討數位轉型下的循環經濟解決方案,共倡數位新使命(Digital with Purpose, DwP),並首度邀請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GeSI)執行長Luis Neves跨海來台實體演講,分享歐盟最新循環經濟執行實例。
Luis Neves曾於德國電信服務超過15年,擔任永續發展及環境長,並參與包括聯合國全球契約領袖團體等組織,他強調,過去15年來,政策制定完全跟不上現實溫室氣體排放的腳步。數位科技是加速循環經濟的關鍵,數位新使命(DwP)則提供企業最佳實踐標準以及績效評估框架。而循環經濟絕對不僅僅是回收或綠化計劃而已,企業體必須審查商業模式、產品設計和供應鏈等實際作為,並配合組織文化改造才能達成循環經濟。
另一位重量級主講者則是國際非營利組織永續消費和生產合作中心(CSCP)創辦者暨執行理事Michael Kuhndt。他在線上分享「數位護照」與「可修復性指數」兩項世界最新的循環經濟做法。Michael Kuhndt指出,「數位護照」將產品生命週期資訊透明化,可有效呼應歐盟「永續履歷」新規範,解決循環經濟痛點。而首度於2022年發布的「可修復性指數」,則對產品的可修復性進行評等,讓消費者透過購買決策推動產業落實循環經濟。
另外,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CEITA)監事蔡振球博士,則以「藉循環經濟推動加速淨零行動力」為主題,進一步探討企業如何透過循環經濟,提升能資源使用效率,有效節能減碳,進而強化企業競爭力績效。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呼籲,台灣已於今年三月提出淨零策略路徑圖,要達成對抗升溫1.5度C的目標,需要從能源部門、產業部門投入更多資源,每個人也都要從生活中思考淨零做法。
台灣大哥大林之晨總經理表示,面對1.5度C絕處求生線,除了「Fight for Survival」,台灣大哥大更希望透過《2022年台灣大循環經濟論壇》攜手八大利害關係人,與國際標準同步接軌,打造淨零未來。唯有以科技轉型為核心的永續發展目標,才能扭轉氣候變遷的負面衝擊。同時表示,台灣大身為GeSI理事會成員,持續超前部署ESG,率先響應「數位新使命 (DwP)」,呼籲世界各國公部門、民間企業及非營利組織,透過數位科技發揮動能,達成巴黎氣候協定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一起成為改變世界的重要推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