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77字
2021「TIFE紡織科技國際論壇暨研發成果展」9月29日盛大舉辦,大會主題「高階永續、數位創價」,一連兩天活動共安排12場次專題演講,展示9項尖端科研技術,透過實體與線上同步直播,讓台灣的紡織創新力被全球看見。
今年研討會四大議題:產業紡織、智慧紡織、環保永續、數位創新,分別由紡織所團隊與資策會、台灣贏創、聚陽、永光化學、新麗、安侯永續顧問、北科大等專家,分享未來發展策略與精實方案。
協理陳宏恩表示,「產業紡織」是今年新增議題,依據Markets and Markets統計,整體產業用紡織品至明年市場規模可成長至2,200多億美元,市場龐大,過去台灣紡織一直關注在品牌供應鏈,未來可以朝向跨領域產業用紡織價值鏈發展。
另一位協理邱勝福指出,產業用紡織品近年來應用領域不斷擴張,如醫療保健、農業、建築、衣著、包裝、運動設備、車輛等。紡織有很多次產業,如不織布、針織、染整,而不織布應用在產業紡織最多,是每年都成長的次產業。此次發表的次微米與奈米纖維膜,用熔噴與靜電紡絲技術開發出的防水布料,具備良好透濕與透氣性,提供戶外穿戴極佳舒適體驗。
上午專題演講,紡織所檢驗部副主任胡明銓談「醫用紡織品的檢測驗證與發展」,胡明銓表示,去年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檢驗部協助政府把關口罩與防護衣品質,確保防疫物質不虞匱乏,獲經濟部110年「科專有感科技獎」。
新麗公司經理陳文良介紹「聚酯纖維結合紡黏技術應用於工業材料」,陳文良說,高分子材料可穩定供應市場使用,已廣泛應用於各領域,取代許多傳統原料,但科技日新月異,如何正確投資與永續經營,是業者努力的方向。
會場外同步展示紡織所最新科研技術,包含:感溫調濕纖維、聚酯布匹循環再生纖維開發、透氣型防水透濕紡織品、精準機能噴塗紡織品、電刺激動作輔助服飾、紡織品數位檢驗、居家電子化紡織品評估驗證、數位檢驗開發技術等。
(經濟部技術處廣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