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對手頻出招,庫克今年能搞定AI嗎?達人從WWDC預測蘋果AI戰略「都是被逼的」

AI示意圖。(路透)
AI示意圖。(路透)

本文共1975字

經濟日報 華爾街見聞

作者:黃宇

來源:硬AI

為了追趕對手,蘋果押寶Siri,火速加入全球AI聊天機器人競賽。在5月推出新一代的AI產品iPad Pro後,秋季蘋果發佈會推出的iPhone16產品可能也會加入AI晶片。

iPhone 4時代起,一直引領智慧機潮流的蘋果公司,這次在AI軍備賽中也落入下風了。

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蘋果已經和OpenAI達成協議,會在iOS 18底層技術中融入OpenAI的生成式AI技術,來全面升級Siri的對話體驗。

據知名科技記者Mark Gurman爆料,蘋果將在6月10日的WWDC大會上發佈改進後的 Siri,全新的Siri 對話性更強、用途更廣,能讓Siri進化成一個聊天助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次只能回答一個問題。

未來,蘋果對Siri的期望是它能成為幫助用戶的「自主智慧」助手,處理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Gurman還補充稱,蘋果的AI戰略,將從聊天機器人開始,將一直擴散至搜尋引擎及軟、硬體更新等方方面面。

蘋果轉型AI,都是「被逼」的

而蘋果這次AI戰略的突破點,極可能就是被人調戲了很多年的蘋果語音助手Siri。

還記得今年年初,蘋果意外地取消蘋果汽車嗎?

這就是為Siri進化提前做準備。不造車後,蘋果把大部分工程師都調到了AI團隊,集中力量辦大事。據報導稱,蘋果每天都要燒掉幾百萬美元來升級Siri,勢要把誕生了10幾年的「老頑童」Siri打造成自家的AI拳頭產品。

而且,蘋果同時也在和Google談判,可能也會引入Gemini,來進一步加強Siri,不過協議尚未敲定。

而蘋果最近轉型AI的動作頻頻,全因對手給的壓力太大。

尤其是現在處於AI第一梯隊的OpenAI和Google,在最近又更新了自家最強的AI作品。OpenAI上周推出的GPT-4o,已經進化到可以cosplay人類對話、為使用者準備求職面試,甚至能諷刺和調侃用戶,不得不說有點猛啊。

而Google在上周的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上,又升級了AI模型Gemini,還把AI深度整合到搜尋引擎中,出了AI生成摘要、提前規劃及視頻掃描搜索等的功能。

對比之下,蘋果公司在AI領域可以說是一籌莫展,拿得出手的AI產品,除了5月初推出的iPad Pro(搭載了NPU神經網路引擎的M4晶片)外,可以說進度緩慢。

這也讓蘋果CEO庫克壓力山大。如果蘋果想在這波AI競賽中追趕對手,就必須改變自己的戰略。

除了聊天機器人,蘋果的AI戰略還得兼顧搜尋引擎及軟硬體更新速度

不過,與對手在AI上的合作也只是蘋果的緩兵之計。

Gurman指出,要想在AI浪潮中走得更遠,蘋果最終還是要擺脫合作方式,重點打造自己的AI聊天機器人,然後深度整合到自家產品中,然後提高技術反覆運算速度,最後才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雖然以蘋果目前技術,還沒法快速打造自己的聊天機器人,而且蘋果的高管也害怕慌忙之中打造的聊天機器人會出現各種bug,就像穀歌首次推出Gemini的翻車事件,這種意外會損害蘋果聲譽。

好消息是,對於家財萬貫、坐擁人才和生態平台優勢的蘋果,它的後勁十足。

Gurman表示,接下來,蘋果公司在AI策略的發力方向將全面集中在Siri、線上搜索、系統更新速度以及硬體更新上。

多年來,蘋果一直都想打造自己的搜尋引擎,一個具有用戶隱私保護功能的搜尋引擎,而不是像Google或必應搜索那樣,但這樣做成本會很高,而且會直接對上Google這個已經重點布局AI搜索的大傢伙。

而且從2022年開始,Google每年都給蘋果支付了數十億美元,讓Google搜尋引擎成了蘋果 Safari流覽器的默認搜尋引擎,蘋果能輕鬆賺這授權費,反而降低了打造自主搜尋引擎的動力。

如今AI的告訴發展已經倒逼著蘋果要做出更多改變,因為從長遠來看,蘋果擁有自己的AI搜尋引擎將更具發展潛力,就看蘋果接下來的選擇了。

最後是系統更新速度問題,蘋果基本每年都會對 iOS 系統進行一次大更新,但目前AI發展得太快,一年一更新的速度已顯得太慢了。

Gurman認為,蘋果如需趕上AI第一梯隊,就要加速整合了生成式AI技術的IOS系統的更新速度,但目前蘋果重心似乎還沒放到加速系統更新這點上。

幸運的是,蘋果對於硬體升級倒是挺上心的。本月初,蘋果推出了搭載 M4 晶片的新款 iPad Pro,M4的一大亮點就是具備NPU(神經網路引擎),蘋果預計到 2025 年,M4 晶片將進入每台 Mac產品,對產品線進行全面升級。今年 9 月,新品iPhone 16 Pro 也會在晶片實現又一次飛躍。

蘋果要轉型AI,還是任重道遠。

就像當年約伯斯頂住各種壓力推出了iPhone 4,如今壓力給到庫克了,他能抓住屬於蘋果的AI時代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硬AI」,關注更多AI前沿資訊請移步這裡

本文由《華爾街見聞》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華爾街見聞 官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華爾街見聞是中國領先的金融和商業資訊提供商。緊盯全球金融市場,覆蓋股市、外匯、債券、大宗商品等,7*24不間斷為投資者提供資訊服務。首創重要資訊「即時」模式,通過App、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為投資者提供專業、快速的財經資訊服務。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三星、蘋果超薄手機大戰 傳i17 Air 9月亮相 台系鏈吃補
下一篇
任天堂在美報捷 打破分析師看衰疑慮 鴻準、旺宏成大贏家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