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虛實整合時代來臨 台廠樂

本文共559字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AI跨界虛實整合時代來臨,不僅OpenAI要打造全新AI硬體裝置,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力推實體AI,並認為實體AI以機器人潛力最大,連Google也重返智慧眼鏡市場,把AI助理放進智慧眼鏡,再到筆電、iPhone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等於所有硬體裝置都將導入AI。

業界分析,台灣擅長硬體製造,隨著AI從軟體發展至終端裝置,有了AI功能加持,相關硬體商機龐大,為台廠未來業績掛保證。

黃仁勳認為,AI產業發展已經從生成式AI進入邁入「代理AI」(Agentic AI)的時代,所謂的代理AI,就是由AI來幫助執行任務。

黃仁勳分析,要怎麼協助人們執行任務?就是透過「實體AI」(Physical AI),實體AI則以人形機器人最具代表性。

這樣的趨勢意味AI產業的發展過去是在雲端,而雲端就是在網路上,就是在AI伺服器上面,進入實體AI的時代,AI將從雲端走向地端,地端的產品目前主要是筆電與智慧手機。

至於實體AI的商機,黃仁勳最看好人形機器人,Google與Meta則是推出智慧眼鏡搶市。

業界認為,雲端產業大咖將「從雲端走向人間」,他們已經不再滿足於筆電與智慧手機,而是要親自進軍AI硬體裝置市場,企圖透過AI來顛覆現有的硬體產品,打造出虛實整合,以AI為導向的硬體裝置。

對台廠而言,後續隨著AI終端裝置百花齊放,營運更值得期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Sony穿戴調溫裝置一開秒降溫 調節體溫原理是這個
下一篇
南科動能熱轉 AI 帶旺營運 前四月中科近3,600億、竹科5,300億 增約一成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