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國巨十年磨劍 蛻變成「China +34」

本文共517字

經濟日報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

國巨(2327)董事長陳泰銘昨(26)日表示,經過近年併購與轉型,「國巨已經不是十年前的國巨」,不僅體質大幅精進,獲利能力也優於同業。同時,因應地緣政治干擾,國巨在全球35個國家共有53個製造基地,換言之,國巨不只是「China+1」,而已經是「China+34」的國際企業。

陳泰銘並用數據說明國巨轉型躍進實績。他指出,過去以中國大陸為主的大中華地區貢獻國巨約七成營收,但多半屬於量大且高度競爭應用,包括手機、筆電等,透過大幅調整體質,去年大中華區營收占比降至24%,反觀歐、美、日、韓等相對高端市場,貢獻占比拉高至75%。

從集團本身來看,目前全球4.2萬位員工中,高達85%是外國人,而且國巨在全球35個國家,共有53個製造基地,換言之,國巨不只是「China+1」,而已經是「China+34」的國際企業。

陳泰銘說,經過一至兩年不景氣,自2022年底到現在,科技產業呈現疲弱的態勢,惟國巨在體質強化下,不論是營收或是獲利,於年對年的百分比上都優於同業,就是因為集團將重心聚焦在高門檻、具有成長性的高階市場。

他強調,以前投資人最在乎積層陶瓷電容(MLCC)市場,不過現在MLCC在集團比重已經降到17%,另外83%為高階產品和技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AI神助攻揪出早期肺癌 神瑞人工智慧輝達也青睞
下一篇
AMD 新一代 Zen 6傳採台積電 N2 有利台積電未來營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