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IC設計業近期營運喘口氣

提要

擺脫上季壓力最大一季 受惠晶圓代工降價、高庫存去化等三效益 毛利率有望回溫

晶圓代工降價、晶片報價跌幅收斂、市場高庫存逐步去化等三大效益逐步浮現,IC設計業者近期營運稍微喘口氣。(本報系資料庫)
晶圓代工降價、晶片報價跌幅收斂、市場高庫存逐步去化等三大效益逐步浮現,IC設計業者近期營運稍微喘口氣。(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823字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驅動IC、電源管理IC相關業者受惠於晶圓代工降價、晶片報價跌幅收斂、市場高庫存逐步去化等三大效益逐步浮現,成為近期IC設計業者當中,營運率先稍微喘口氣的廠商。業者直言,去年第4季「壓力最大的一季已過」,成本結構正改善中,使得毛利率壓力逐漸緩解。

國內驅動IC指標廠包括聯詠(3034)(3034)、矽創、瑞鼎等;電源管理IC廠則以矽力-KY、致新、力智、茂達等廣為人知。

電源管理IC廠矽力日前在法說會中坦言,上半年持續進行庫存調整,業績可能不如去年同期,第2季則可望優於首季。聯詠預期,本季營收將是持平至小增局面,第2季有機會向上。聯發科也認為,本季有望是營運低點,預期業務將自第2季有機會好轉。

在IC售價方面,部分驅動IC業者說,去年下半可謂「殺聲震天」,若以角度來比喻降價幅度,大概有45度那麼多,但當時上游晶圓代工成本還沒降,晶片廠根本是賠錢賣。進入今年,1月IC價格降幅大約還有15度,但2月已收斂到5度左右。

也有電源管理IC業者表示,去年第4季同時被客戶砍價與同業大殺價競爭,今年首季繼續殺,但情勢逐漸趨緩,第2季的毛利率應該就不會繼續下滑。

至於IC生產成本方面,隨著市況清淡,除了台積電年初漲價外,其他晶圓代工廠都陸續有降價或促銷方案。

綜合多家IC設計廠的說法,有些晶圓代工廠是要求在投片達一定數量後多送晶圓,或達標之後的額度就會降價,甚至有些是降光罩費用。有些二線廠商去年下半一開始是採多送片方式,後來為刺激出訂單,已改成直接降價。驅動IC業者指出,不管晶圓代工廠提供什麼方案,重點在於IC實質生產成本必須降低。

展望第2季,部分IC設計業者認為,現在是買方市場,晶圓代工價格應還有機會洽商繼續降低,晶圓代工廠的業務也會來搏感情、主動降價求下單。不過由於目前舊庫存還沒消化完畢,所以IC設計業者不可能增加太多投片量。

業者提到,首季應該是今年毛利率谷底,隨著新產品逐季量增,應該到第3季旺季,毛利率就能較為回升。


延伸閱讀

IC設計終端需求 仍未明顯復甦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聯發科:手機明年恢復成長 現金股利改半年配發
下一篇
仁寶看好NB出貨逐季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