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鴻海也要造低軌衛星 台廠搶太空商機真那麼容易?

低軌衛星運行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低軌衛星運行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1274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台灣廠商搶進太空科技的低軌衛星商機,除本來就具有優勢的「地面接收站」,要從「地面」走向「太空」,爭取技術含量更高,製造難度更難,毛利率也更高的商機,取得衛星製造的太空商機入場券,關鍵就在於「這張履歷」。

據市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低軌衛星商機成長力道強勁,帶動2023年全球衛星產業產值高達3,083億美元。摩根士丹利則預估,全球太空經濟市場規模在2040年將超過1兆美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小晶片技術火紅 日月光、華邦也有商機
下一篇
Google新機 助攻鴻海營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