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17字
聯電(2303)(2303)車用領域拿下多項國際大廠指標認證,深耕多年的特殊製程發威,成為後續接單的利器。根據聯電最新年報,去年耗資研發費用約129億元,取得邏輯技術和特殊技術研發豐碩成果,為聯電樹立高門檻競爭優勢。
觀察聯電的營運策略,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曾說,聯電自從調整經營策略後,轉型為專注特殊技術的領先者,並從強化財務結構、具成本競爭力的產能擴充及調整產品組合著手。
聯電在特殊製程耕耘成果豐碩。2007年初就達成14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客製化製程量產的里程碑,隨後又更進一步推出14FFC(14奈米FinFET Compact),除了速度較28奈米增快55%,閘密度更提升兩倍。
聯電目前客戶以聯電14FFC平台設計的產品良率已突破90%,效能更滿足客戶需求,也已成功的導入5G及網通等應用,成功順利進入量產。
在22奈米超低功耗/超低漏電製程技術方面,聯電開發的22奈米與28奈米高效能精簡低耗電型製程技術平台(HPC+)具有相同光罩層數及相容的設計準則,但22奈米技術效能提升10%、功耗降低20%、晶粒尺寸減少10%,22奈米製程成本競爭力大大提升,提供客戶更多選擇。
聯電28奈米高效能製程採用高介電係數/金屬閘極(High-k/Metal gate)製程技術,其中,28奈米高速運算製程客製化應用於影像信號處理器(ISP)也在2020年量產,2021年成功導入更高階的108Mp產品並順利量產,今年導入2億像素產品進行試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