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永續期 避險優選

永續能源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永續能源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543字

經濟日報 記者周克威整理

近期聯準會決議政策利率不變,會後主席鮑爾談話卻帶來不同氛圍。他坦言,雖經濟數據如消費者信心、企業活動略顯疲弱,但就業、消費仍具韌性,因此目前沒有急於降息的迫切性。

市場解讀此番言論偏向鷹派,投資人對降息時點的預期延後。交易員目前多認為首次降息可能落在6至7月間,9至10月為第二次,年底或2026年初再降一次,意味聯準會將持續觀察經濟數據及通膨趨勢,避免因短期波動而過早行動。

近期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快速升值,由於台灣長期以來累積大量貿易順差,加上保險業的美元資產配置策略,使得匯率走勢與國際資本流動緊密連動,但整體金融體系並未出現槓桿過高的跡象,不至於引發系統性風險。市場普遍認為,對基本面影響有限,後續仍需觀察資本市場反應與政策調整。

面對利率與匯率變動所帶來的資產價格波動,投資人可適時檢視自身的資產配置與風險承受能力。若有避險需求,不妨考慮透過期交所推出的「臺灣永續期貨」進行調整。該期貨屬於小型契約,交易門檻低,主要追蹤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涵蓋半導體、金融、傳產等產業,與加權指數具高度關聯性,資金運用靈活多元。需留意期貨槓桿效應,建議妥善控管風險與資金部位,避免過度曝險。

(統一期貨提供)

期貨交易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鴻準期 題材熱炒
下一篇
台塑化期 有底氣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