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59字
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表示,金管會於2020年發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並正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上市櫃公司應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完成查證。
由經濟日報、台灣期貨交易所、期貨商公會、中正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的「從校園到職場—與期貨共創Future」校園講座與徵才活動,16日在中正大學登場,邀請產官學界專家與會。
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在以「資本市場未來展望及人才培育」為題發表演講中指出,金融是經濟的血脈,金融產業在我國經濟結構中具有指標性意義。資本市場為直接金融市場,其發展與現代經濟成長密切相連。
而我國資本市場以追求公平、效率、具競爭力和韌性永續為目標,至於資本市場主要參與者則有發行公司、證券期貨業者、投資人和專業輔助機構。
從台灣資本市場發展里程來看,2010年2月9日台股站上萬點;2011年1月2日股市延長交易時間1.5小時;2015年6月1日放寬漲跌幅限制,由7%放寬至10%;2020年3月23日正式上線逐筆交易制度;2020年10月26日盤中零股交易制度正式上線。
在金管會推動重要政策方面,從1998年開始宣導推動公司治理、2005年修正公司法、2018年發布「新版公司治理藍圖;配合政府2050淨零排碳,訂定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時程,2020年進一步發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
其中,包括強化董事會運作及董事職能,強化資訊揭露、引導盡職治理和企業自發性落實治理及永續發展等等。在淨零排碳的作法,有三大原則,從大的公司開始;其次是從個體到合併報表;第三為從揭露到查證。
針對證券期貨人才,她說,要求的人才特性首重誠信,並具備金融專業,同時可以跨業如科技、法律領域,以及擁有國際觀。她並強調,人才是金融發展的磐石,透過人才培育,達到金融永續發展,經濟穩定成長的目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