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24字
元太(8069)(8069)受惠電子紙產品供不應求,推升營運及股價均呈步步高走勢,上周五(17日)台股大盤走跌,元太展現抗跌,終場收平盤206元,成交量逾1.77萬張,今年以來三大法人累計買超逾3萬張,外資持股比率達37.9%。
永豐餘集團看好LCD未來有可能取代紙,1992年投資成立元太,在竹科以一座2.5代線建立台灣第一家TFT-LCD廠。然而,元太發展歷程並非一路順遂,從初期連續虧損11年,到轉型掌握利基,躍升為全球電子紙模組龍頭。
近年更搭上疫後數位化的浪潮,元太去年營運大爆發,更成為台灣顯示器產業中,目前唯一股價站上百元大關的公司。
2000年後,面板產業在台灣展開瘋狂投資,開啟「兩兆雙星」榮景,元太沒有投入大世代面板廠的資本支出競賽,決定投入省電、環保的電子紙產品市場。並從早期的電子書閱讀器、一路做到電子筆記本,以及電子貨架標籤、公眾顯示器等。
近年搭上疫後數位化的浪潮,元太成為法人青睞標的,推升股價一路向上,2022年9月13日一度站上248.5元的歷史高峰,市值大幅超越面板雙虎友達和群創。
元太去年全年合併營收300.6億元,年增52.9%,改寫新猷。元太今年元月合併營收25.78億元,月減17.4%,年增9.8%,為近十年同期新高。
展望2023年,元太認為,整體電子產業下行風險挑戰大,且不確定因素多,目前仍難預測。但元太會以優於市場目標邁進,今年全年仍力拚成長。其中,又以電子貨架標籤 (ESL) 前景展望樂觀,在全球60億片的市場中,目前滲透率約一成,後續成長空間可期。至於與消費性需求相關的閱讀器、筆記本等今年則相對保守。
元太去年ESL出貨量一舉突破3億個,十年來累計出貨量突破9億個大關。今年北美市場可望進入大量裝置ESL熱潮。元太正與客戶持續開發彩色電子紙的新品,預期2023年新推出產品都會以彩色為主。
法人分析,ESL自2021年起需求大幅提升,主要是歐系品牌零售商如家樂福、Zollner基於節能減碳趨勢,加上新冠疫情導致人力緊缺,開始大量採取無紙化ESL。
美系品牌零售商如Walmart、Best Buy、Home Depot等,也陸續導入ESL,雖然2023年受總體經濟變數影響,出貨成長率降至41%。
選股原則
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五日三大法人買超逾6,500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