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鐿鈦、廣明攻醫院機器人

廣明董事長何世池(本報系資料庫)
廣明董事長何世池(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770字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昨(1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將由工研院整合醫材大廠鐿鈦科技(4163)(4163)、廣明光電技術能量,共同打造應用於中國附醫的頂尖醫院機器人(hospital robots)服務。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面對人口老化、疫情等挑戰,中國附醫期待透過引進創新科技,提高醫療效率、提升服務品質,雙方洽談後決攜手合作。而中國附醫也成為工研院在「醫院機器人領域」第一家簽署MOU的醫院合作夥伴。

推薦

這次合作,工研院將整合國內科技大廠的技術量能,包括醫材製造商鐿鈦科技子公司瑞鈦醫材、廣明光電旗下子公司達明機器人,透過生醫、機械、光電等跨領域技術整合,逐步累積智動化應用成果。

張培仁說,工研院長期深耕精準醫療與智慧機械等領域,持續扮演產業平台角色,也透過經濟部技術處成立的「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將各項智慧科技與廠商共創,提供產品臨床前驗證,加快業者商品化腳步。

另一方面,工研院積極規劃「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希望以科技建構「健康樂活」的應用領域,深耕智慧醫電、再生醫學、醫藥研發等重點技術,跨域共創產業生態,並切入國際生醫市場價值鏈,以提升產業附加價值。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指出,台灣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人即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智能醫療加入長期照護迫在眉睫,也成為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

中國附醫今年聯手工研院,增加導入業界機器人的智能服務,在醫院搶救生命分秒必爭的急診處,可隨時隨地進行快速、確實的消毒清掃,並啟動智動化補充衛材,減少人力點班的時間成本;在護理部門,有了智能機器人協助運送手術器械,不僅能減少護理人員的職業傷害,還能有效追蹤管制物品流向,提升醫療效率。

此外,工研院的醫院機器人,還能24小時在手術室與負壓病房等場域進行徹底清潔消毒,減輕醫院人力負荷,提升感染控制品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長聖新藥一期臨床報捷
下一篇
安勤去年每股賺7.9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