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話題系列加開第二季!
空降接班可以嗎?老員工難溝通該怎麼辦?
12位傑出企業二代,揭開繼承者們面臨的三大試煉與四套解答劇本!


不再通知

元山搶商機 高雄廠趕工

本文共577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車用電子暨散熱廠元山(6275)旗下高雄仁武廠正加速趕工,藉此迎接未來電動車市場商機,預計2025年啟用後,台灣產能規模可達120萬至150萬台。

元山高雄仁武廠主要規劃營運總部、研發中心、車用及高階散熱風扇與模組製造中心,啟用後加上原先台南官田廠,台灣產能將可達到極具競爭力規模。

元山前11月營收為33.78億元,年減6%,衰退主因是受晶片到倉入庫情況,影響實際生產出貨、挹注營收時程。

針對近期市況,元山認為認為,目前車用晶片供應情況仍不穩定,然而隨著全球消費電子銷售疲弱,半導體成熟製程產能空間陸續釋出,並在第3季起大幅提高車用晶片產能,樂觀車用晶片大缺貨情況,可望在2023年緩解落幕,回到正常生產供應秩序。

此外,中國大陸官方持續積極推動新能源車市產業發展,包括購置稅免徵政策延期至2023年底,可平緩補貼取消的影響,有助大幅提振市場信心。根據大陸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估計,新能源車2022全年銷量有望達到650萬輛,年增1.1倍,而元山仍與陸系車廠客戶維持良好夥伴關係,共同開發新能源車專案,深耕當地市場。

至於歐洲市場方面,由於歐洲新車已連續第三個月保持持平或增長,2023年在基期低、供給面與疫情緩解下,車市有望重返成長,新一輪刺激政策也將陸續推動,電動車、新能源車亦為引領市場成長與產業升級轉型的主力,而元山在歐洲市場能見度穩定直達2024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宏捷科盤中強攻漲停板 法人看好:第4季營收、訂單雙增加
下一篇
兆利10月每股賺1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