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看資金/研發費用對台商IPO影響分析
富拉凱投資銀行/中國註冊會計師/夏嵐。本專欄自2000年8月起連載,原文為第741篇首見於2021年2月8日。
評析
研發費用除了影響台商節稅外,也會影響IPO進度。
研發費用在大陸除了可用於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和稅前加計抵扣兩大節稅目的外,不管是台灣上市還是A股IPO,也都是審查重點,特別在上海交易所的科創板上市要求中,有一項指標是三年累計研發費不可少於人民幣6,000萬的要求,更是許多台商對科創板不得其門而入的主因。
研發費用因為同時涉及研發投入的財務核算,也涉及上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企業所得稅加計抵扣的標準,在歸集和統計口徑上不同非常正常,使得台商在IPO過程中不得不面對這些差異所造成的困擾。
一、材料費用
台商在歸集材料費用時,應將研發部門與生產部門領用的材料單據進行區分,如果領用材料時未區分,只在月末或者年末從「生產成本-材料費」中剝離結轉出來,轉記入研發費、材料費,就很難證明材料研發領用的真實性。
還有在研發過程中須關注材料最終去向,特別是價值較低,但數量(體積)大的研發材料,會計師或證監會核查時,會特別關注領用上述材料的真實性,及領用數量與研發產品數量是否合理匹配。
對於期後的出售或報廢,出售收入如何確認、報廢是否有報廢手續等,都是IPO申報過程核查重點,台商須保留完整內部資料,才能佐證研發過程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二、科研人員的統計口徑和費用歸集
科研人員是指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輔助人員,但輔助人員不包括為研發活動從事後勤服務人員。
IPO審查會對科研人員的人工費用,關注企業研發人員的範圍認定和費用金額歸集口徑,如果參與研究開發的人員,不是專職從事研究開發項目或同時參與多個研究開發項目,那就應按統計的工作量進行分攤,如因不能準確對工作量進行統計,而採用其他方法進行分攤,那分攤的合理性也會成為審核重點。尤其是部分企業高管,對整個企業生產、經營進行管理的同時,往往也會參與研究開發工作,這部分兼職參與研發活動的費用、工時統計方法、在各項目中的分攤方法等,均需要留存詳細統計資料以待核實,若無法提供相關明細資料就可能被質疑費用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三、折舊費用
研發費用的折舊費用在研發投入、高新認定時的統計口徑是一致,研發費用在加計扣除時,研發儀器設備如同時用於非研發活動,企業應對儀器設備使用情況做必要記錄,並將實際發生的折舊費按實際工時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生產經營費用之間進行分配,如果未分配就不得加計扣除。
實務中,部分台商會將生產設備的折舊費用,按自訂的分配比例在生產成本、研發費用中分配,而自訂比例又無法提供明確制定依據,這種做法會被質疑是否在生產成本、期間費用中隨意調整,以達到操縱營業利潤的目的,因此當儀器設備同時用於研發及生產時,一定要注意留存設備用於研發的工時使用記錄。
上市審查最怕被審查人員認為,有刻意減少研發加計扣除申報金額意圖,造成與研發投入、高新認定的研發費用差異過大,台商在IPO過程中須多加留意。
(本文發自上海,網址www.mychinabusiness.com)
相關新聞
- 帶你看世界/上海取代香港 成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城市2021-04-16
- 海康威視淨利 去年增7%2021-04-18
- 人行放錢3,000億 利率攀升2021-04-18
- 兩岸人物/知乎CEO 記者變身創業家2021-04-17
- 兩岸人物/野馬創辦人 催生A股黑馬2021-04-17
- 英利汽車A股上市 首日漲44%2021-04-16
- 蔚來搶商機 布局5,000座充換電站2021-04-16
- 一品中國/上海三黃雞2021-04-15
- 人行推進支付反壟斷2021-04-15
- 字節跳動擴大遊戲版圖 挑戰騰訊2021-04-14
- 首席觀點/大陸經濟增長有哪些亮點值得期待2021-04-14
- 大疆進軍汽車自駕市場 19日發布智慧駕駛產品2021-04-13
- 華為智慧車品牌 Q4亮相2021-04-13
- 投行看法律/大陸台商赴境外投資分析2021-04-12
- 帶你看世界/美國3月製造業PMI 創近40年來最快擴張2021-04-09
- 一品中國/成都冰粉2021-04-08
- 首席觀點/美元及美元利率走勢牽動金融市場敏感神經2021-04-07
- 帶你看世界/強勢美元再現 人民幣恐陷階段性調整2021-04-02
- 一品中國/蘇州響油鱔糊2021-04-01
- 首席觀點/智慧城市還是城市智慧化?2021-03-31
- 博鰲亞洲論壇 4月登場2021-03-31
- 投行看稅務/從大陸委託境內外研發稅務重點分析2021-03-29
- 兩岸人物/鍾波打造投影機第一股2021-03-27
- 兩岸人物/肖遠企 銀保監會數字達人2021-03-27
- 帶你看世界/長榮貨輪卡蘇伊士運河 國際油價應聲漲2021-03-26
- 螞蟻提高支付寶手續費抽成 傳為重新上市籌銀彈2021-03-26
- 人行下令調整信貸結構 房地產仍為嚴控項目2021-03-26
- 一品中國/新疆烤羊肉串2021-03-25
- 陸挺企業 再減稅3,400億2021-03-25
- 騰訊去年每天賺14億元2021-03-25
- 首席觀點/養豬及採礦究竟是凡石還是璞玉?2021-03-24
- 百度回港上市 慶祝行情泡湯2021-03-24
- 投行看稅務/產品研發成功後的會計與稅務處理重點2021-03-22
- 帶你看世界/大陸房企2月銷售超預期 多地出現過熱信號2021-03-19
- 一品中國/重慶回鍋肉2021-03-18
- 首席觀點/減少碳排放實現碳達峰助推新產業發展2021-03-17
- 中芯入股 陸燦芯半導體要上A股2021-03-16
- 汽車之家 在港二次上市2021-03-16
- 投行看稅務/關聯企業借款利息財會處理分析2021-03-15
- 人行資金 零投放零回籠2021-03-1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