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看資金/研發費用對台商IPO影響分析
富拉凱投資銀行/中國註冊會計師/夏嵐。本專欄自2000年8月起連載,原文為第741篇首見於2021年2月8日。
評析
研發費用除了影響台商節稅外,也會影響IPO進度。
研發費用在大陸除了可用於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和稅前加計抵扣兩大節稅目的外,不管是台灣上市還是A股IPO,也都是審查重點,特別在上海交易所的科創板上市要求中,有一項指標是三年累計研發費不可少於人民幣6,000萬的要求,更是許多台商對科創板不得其門而入的主因。
研發費用因為同時涉及研發投入的財務核算,也涉及上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企業所得稅加計抵扣的標準,在歸集和統計口徑上不同非常正常,使得台商在IPO過程中不得不面對這些差異所造成的困擾。
一、材料費用
台商在歸集材料費用時,應將研發部門與生產部門領用的材料單據進行區分,如果領用材料時未區分,只在月末或者年末從「生產成本-材料費」中剝離結轉出來,轉記入研發費、材料費,就很難證明材料研發領用的真實性。
還有在研發過程中須關注材料最終去向,特別是價值較低,但數量(體積)大的研發材料,會計師或證監會核查時,會特別關注領用上述材料的真實性,及領用數量與研發產品數量是否合理匹配。
對於期後的出售或報廢,出售收入如何確認、報廢是否有報廢手續等,都是IPO申報過程核查重點,台商須保留完整內部資料,才能佐證研發過程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二、科研人員的統計口徑和費用歸集
科研人員是指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輔助人員,但輔助人員不包括為研發活動從事後勤服務人員。
IPO審查會對科研人員的人工費用,關注企業研發人員的範圍認定和費用金額歸集口徑,如果參與研究開發的人員,不是專職從事研究開發項目或同時參與多個研究開發項目,那就應按統計的工作量進行分攤,如因不能準確對工作量進行統計,而採用其他方法進行分攤,那分攤的合理性也會成為審核重點。尤其是部分企業高管,對整個企業生產、經營進行管理的同時,往往也會參與研究開發工作,這部分兼職參與研發活動的費用、工時統計方法、在各項目中的分攤方法等,均需要留存詳細統計資料以待核實,若無法提供相關明細資料就可能被質疑費用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三、折舊費用
研發費用的折舊費用在研發投入、高新認定時的統計口徑是一致,研發費用在加計扣除時,研發儀器設備如同時用於非研發活動,企業應對儀器設備使用情況做必要記錄,並將實際發生的折舊費按實際工時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生產經營費用之間進行分配,如果未分配就不得加計扣除。
實務中,部分台商會將生產設備的折舊費用,按自訂的分配比例在生產成本、研發費用中分配,而自訂比例又無法提供明確制定依據,這種做法會被質疑是否在生產成本、期間費用中隨意調整,以達到操縱營業利潤的目的,因此當儀器設備同時用於研發及生產時,一定要注意留存設備用於研發的工時使用記錄。
上市審查最怕被審查人員認為,有刻意減少研發加計扣除申報金額意圖,造成與研發投入、高新認定的研發費用差異過大,台商在IPO過程中須多加留意。
(本文發自上海,網址www.mychinabusiness.com)
相關新聞
- 帶你看世界/美聯準會擬維持低利率 直至充分就業及通膨逾2% 2021-02-26
- 一品中國/杭州清蒸鰣魚2021-02-25
- 首席觀點/今年Q2金融市場恐震盪加劇2021-02-24
- 隔空無線充電 陸業內人士:輻射、成本問題 仍待突破2021-03-01
- OPPO秀隔空無線充電技術2021-03-01
- 陸證監會 挺台企登新三板2021-02-28
- 陸股法人當家 影響力大增2021-02-28
- 兩岸人物/貴州辣醬董座 賣「家的味道」2021-02-27
- 兩岸人物/傳智教育董事長黎活明 寫IT培訓界傳奇2021-02-27
- 習近平秀成績單 助億人脫貧2021-02-26
- 瑞信、瑞銀擴張大陸業務2021-02-26
- 大陸今年最低工資 漲了2021-02-25
- 富時全球增129檔A股標的 陸企可望吸金1億美元2021-02-21
- 兩岸人物/拜騰CEO丁清芬 要圓新能源車夢2021-02-20
- 兩岸人物/雲從創辦人周曦 想開發AI大腦2021-02-20
- 帶你看世界/超越美國!中國成為歐盟2020最大貿易夥伴2021-02-19
- 一品中國/湖南剁椒魚頭開門紅2021-02-18
- 首席觀點/物聯網作業系統百家爭鳴2021-02-17
- 一品中國/東北年菜小雞燉蘑菇2021-02-11
- 首席觀點/總結川普貿易及科技戰三年成果2021-02-10
- 投行看資金/研發費用對台商IPO影響分析2021-02-08
- 傑出台商獲獎 逆境創佳績2021-02-06
- 帶你看世界/觸控面板恐故障 特斯拉召回逾13萬輛車2021-02-05
- 陸港股市下周封關2021-02-05
- 一品中國/西安甑糕2021-02-04
- 大陸因應RCEP 促產業升級2021-02-04
- 阿里擬發債 籌資50億美元2021-02-04
- 首席觀點/面對缺芯之痛 大陸車企抱圑走自研之路2021-02-03
- 蔚來、小鵬電動車 銷量飆2021-02-02
- 高鑫去年財報 逆勢雙成長2021-02-02
- 投行看稅務/境外公司揭露實質受益人影響分析2021-02-01
- 兩岸人物/吉利二把手 鐵腕管理致勝2021-01-30
- 兩岸人物/吳奇隆跨界 企業在港上市2021-01-30
- 帶你看世界/疫苗可望解套疫情 IMF上修全球經濟增速2021-01-29
- 一品中國/順德燒鵝 2021-01-28
- 首席觀點/大陸經濟增長皇冠上最亮眼的一顆明珠2021-01-27
- MSCI再剔除五檔陸股2021-01-27
- 快手IPO倒數 估值1.4兆2021-01-26
- 騰訊市值 一天暴增2.5兆元2021-01-26
- 一場賭局…逼Tesla降價搶市2021-01-25
熱門文章
- 陸去年GDP增幅 40年新低2021-03-01
- 兩會前瞻 系列一/政治大戲 聚焦七看點2021-03-01
- 陸企赴美上市掀新一波熱潮2021-03-01
- 消費力…陸復甦關鍵2021-03-01
- 陸2月製造業PMI 擴張放緩2021-03-01
- OPPO秀隔空無線充電技術2021-03-01
- 隔空無線充電 陸業內人士:輻射、成本問題 仍待突破2021-03-01
- A股去年籌資6.5兆元2021-03-01
- 中海油發現大氣田 年產量估達27億立方公尺2021-03-01
- 吉利攜手德國企業 拚三年後推空中出租車2021-03-01
- 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擴大業務 新增維修、充電服務2021-03-01
- 中國商飛報喜 交付今年首架ARJ21客機2021-03-01
- 蘇寧易購引進國有戰略資金 集團持股比率降至21%2021-03-01
- 大灣區公布改革新政 對港澳投資者實行非禁即入2021-03-01
- 百勝中國發布財報 去年收入達83億美元2021-03-01
- 東莞家具外銷火熱 出口額創六年新高2021-03-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