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97字
AI科技爆紅,華城(1519)報喜,逾百億訂單中,有20億元的電力設備訂單來自美國德州「星門計畫(StargateProject )」,成為第一個受惠美國星門計畫的台廠。
華城、士電昨(13)日同時召開股東會,針對未來重電市場,兩公司都表示,在電網計畫、淨零碳排、AI科技發展、基礎建設等下,電力設備需求持續強勁,國內、外皆有強勁的動能,今年營運可望持續維持成長態勢。
華城總經理許逸德表示,去年第4季就接了百億元訂單,其中有60億元的訂單來自於美國AI算力中心,當中又有20億元、主要以變壓器為主的電力設備的訂單是來自美國德州星門計畫,華城成為第一個受惠於星門計畫的台廠。
華城為國內變壓器外銷大廠,許逸德表示,公司近日收到很多美國建廠的邀請,但評估建廠成本是台灣的三到四倍,且沒有既有的供應鏈,目前已在美國各區租倉儲,建立安全的庫存,解決庫存供應不足的問題 。
展望未來,許逸德認為,在AI科技發展、推波助瀾下,會成為重電產業的重要賽道,與電網、綠能、基建計畫等成為電力設備市場需求動能,預期未來五到十年電力設備仍會高度成長。
華城指出,公司目前訂單能見度已達2028年,在經營團隊因應得宜下,去年外銷比例為45%,今年可望拉高到50%以上,其中銷美國比例接近四成,預期今年營運有望持續成長、審慎樂觀看待後市。
談到川普關稅戰與匯率影響,許逸德表示,因電力設備仍有供不應求狀況,客戶多半願意吸收50-70%的關稅,訂單上,在4月9日關稅實施前,貨品都已上船,4月9日後的訂單則是增加了關稅必須由買方轉嫁的條款,將有效地將衝擊壓低到毛利額3%以下。
士電執行長暨總經理謝漢章表示,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綠能、AI資料中心,加上產業AI化,都帶動電力需求強勁,電力設備需求暢旺;海外方面,美國同樣在基礎建設、AI及能源發展下,都帶動重電拉貨,因此相當看好未來十年重電產業發展。
為了因應到2035年市場需求,士電有擴增產能計畫,台灣新竹湖口已有兩座大型變壓器廠,第3座新廠預計8月上旬運作,第4座新廠預計2026年8月增建完成,新廠規劃電力級特高壓大型變壓器,預期屆時產能可增加三到四成。
展望未來,謝漢章表示,重電產品訂單能見度可看到2027年,也已在規劃2028年訂單,預期今年獲利、營收都可以較去年成長,甚至超過預期目標,而去年外銷含海外市場營收首度突破100億元,看好今年持續成長,可較去年成長雙位數百分比。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