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73字
國內知名童裝品牌麗嬰房(2911)近日因公告去年財報,截至2024年底,累積待彌補虧損達5.67億元,已超過實收資本額一半,加上簽證會計師出具繼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查核報告,今(18)日起遭列為全額交割股,引發市場譁然。
麗嬰房昨天表示,公司股票變更為全額交割股,主因中國大陸地區市場低迷,導致多年營運虧損,造成每股淨值跌破5元,依規定須進行交易方式變更。目前除大陸地區業務將持續縮編以降低虧損,台灣營運一切正常,亦無經營風險。
麗嬰房屹立台灣童裝市場超過50年,為改善現況,已擬定五大具體改革措施,首要任務是加快大陸門市調整步伐。近年來持續縮減大陸門市,從巔峰時期1,000多家一路下滑,去年再關閉74家,截至今年2月底,大陸地區門市降至139家,內部目標是今年上半年縮減至百家以下,下半年將持續閉店。
其次,麗嬰房去年底已關閉台灣廠,整合兩岸供應鏈,透過供應鏈移轉,未來在生產彈性、品質、成本等方面能有效提升。台灣市場方面,將籌備中大型複合式門店,加強吸客能力。同時開發新市場及新事業,如第三方物流業務及RMN數位廣告代理業務等,以擴大營收來源。
麗嬰房也有活化資產計畫,包括上海辦公大樓共20層,除一層樓自用,其餘都出租,每年有穩健租金收益,未來不排除出售。其次,江蘇太倉物流中心在2021年底以售後租回方式處分太倉土地及建物,雖然已無所有權,但手上仍握有租約,未來可視需求評估轉租予其他業者。
針對去年底關閉的台灣廠及蘆竹物流閒置土地,麗嬰房正規劃資產活化與再利用。台灣廠閉廠後的空間轉為物流用途,公司也積極評估新業務發展機會或投資可能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