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27字
貨櫃海運歐洲線合約換約期將屆,11月起將進入密集議約期,包括季約、半年約、年約等,未來三個月一直談到農曆年前大勢底定,業界認為,明(2025)年歐洲線合(長)約價每FEU(40呎櫃)有望衝上3,000美元,挑戰倍增。
中東戰事再起,全球國際貨櫃航運巨擘馬士基(Maserk)、地中海(MSC)等航商11月1日紛紛調高附加費。業內認為,此舉意在拉高明年度歐洲線長約價,預計歐線長約價將大漲。其中,長榮的歐洲線多用2萬TEU的大船跑,最具利基。
業內人士指出,全球貨櫃海運價格均以前五大航商馬首是瞻,而這些大航商漲價則是因應時勢所趨,歐洲線合約價看漲後,下一步預期會牽動北美線合約價將醞釀一波漲勢。
以現貨價的動態來說,11月1日起,新一波調漲歐洲線附加費等相關費用的航商,包括地中海、馬士基、達飛、以星、赫伯羅德等,下一步將如何牽動貨櫃三雄包括長榮(2603)、陽明 (2609)、萬海(2615)等航商的走向與做法,備受矚目。
根據國內貨攬業者指出,長約(合約)價的高低是根據現貨運價走勢來議定,一般而言,合理的長約價對大型貨主與航商而言,互蒙其利。以明年市況為例,紅海問題明年恐仍無解,若能以現貨價的六、七折議定,貨主即能大幅控制其運輸成本,對航商而言營運也有一定的保證。
據了解,去年11月紅海危機爆發前,貨櫃海運遭逢疫情後最嚴峻的市況,因此,今年的長約價被砍到航商的成本線附近,大約是每FEU1,500美元左右,換言之,航商依約接貨僅能保本,賺不了錢。
今年受到紅海危機、美東罷工及歐美補庫存拉貨影響,現貨價一度高漲至6,000美元,即使現階段仍介於3,000-4,000美元區間,仍推動馬士基等大航商四度調高獲利預測。
根據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指數(SCFI)為2185.33點,上漲123.18點,周漲幅5.97%。四大主要航線全數走揚,其中以遠東到歐洲線漲幅最高,每TEU運價達2,226美元,漲幅約14.15%,而遠東到美東線每FEU則站回5,000美元,另外,東南亞線漲幅也有10.47%。
業者指出,去年底訂下的歐洲線合約價約每大櫃1,400-1,500美元,接近航商成本價,近期進入明年歐線合約價的議約期,按照近期供需狀況分析,應該有大幅調高的機會。由於去年海運業進入寒冬合約價基期較低,明年調高到2,000-3,000美元的機會不低,增幅挑戰一倍。
延伸閱讀
SCFI 運價指數終止連8跌!周漲幅6% 四大主要航線全部上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