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4字
業界指出,此次貨櫃輪加收附加費,也是貨櫃指數連26跌之後首見,此一漲價力道可望為貨櫃海運明年首季營運注入暖流。
全球貨櫃輪運價經過近半年瘋狂大跌後,業界盼望華人農曆春節前出貨小旺季終於報到,全球運價跌幅才剛收斂,業界傳出近期亞洲到北美的貨量已經滿載,知名貨櫃輪業者陸續宣布元月加收亞洲-美國線GRI(綜合費率附加費),亞洲到美國每40呎櫃加收GRI,從1月起加收,1,000美元起跳,各家分別調漲1,000到2,000美元不等。
物流業者也指出,現在遠東-美西線運價已跌回起漲點,每FEU(40呎櫃)為1,423美元,若能順利加收1,000美元GRI,漲幅達142%;至於現在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3,169美元,加收1,000美元計算,美東線漲幅也達31%。
加收GRI的業者,包括國內的長榮、陽明,亞洲航運龍頭中遠(COSCO)、歐洲航商巨擘赫伯羅德(Hapag Lloyd)、韓國貨櫃海運龍頭韓新海運(HMM)、日本最大航運集團海洋網聯船務Ocean Network Express(ONE) 和以星(ZIM)等。
距離過年僅一個月的時間,客戶要開始放年假,近期還是會趕著將貨送上貨裝船載往客戶手中,陽明、萬海兩家業者日前表示,農曆春節前小旺季已經展開,萬海美西貨載量回到九成、美東線也回到85%,長榮、陽明美國線的貨量又回到九成及全滿,業界一致認為運量回升、運價有望止跌。
物流業者也分析,隨著市況好轉,客戶又開始出貨,在使用者付費的概念下,當然要加收GRI;日前萬海總經理謝福隆也在法說會中明確表示,不管未來運價怎麼變化,航商運價制定策略一定會考量成本結構,不會亂砍價格來造成本身虧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