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8字
貨櫃三雄昨(9)日同步公告11月合併營收,營收月減幅比全球貨櫃運價11月月跌幅的三成小。長榮(2603)(2603)營收360.94億元,月減20.9%,年減29.2%;陽明196.12億元,月減18.2%,年減43.1%;萬海129.89億元,月減13.3%,年減43.2%。
全球貨櫃輪運價跌跌不休,貨櫃三雄營收公布後,陽明將於12月12日舉行法說會,萬海預計下周召開法會,雖然貨櫃三雄11月營收年減、月減,不過減幅比市場預期小,兩家法說對市場的展望是近期重要觀察指標。
長榮海運大者恆大效益持續顯現,11月合併營收雖月減及年減,但比市場預期強勁;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5,979.98億元,年增1,608.26億元,增長36.7%。
法人分析,SCFI指數11月跌掉31%,其中遠東到歐洲線跳水式崩盤,跌幅48.3%,遠東到美東線跌幅35.3%,遠東到美西線跌幅24.4%,遠東到地中海跌幅也有22%。
陽明表示,11月因市場需求持續低迷致運價下跌,合併營收較10月239.9億元減少43.78億元,減幅約18.2%,也較去年同期減少148.71億元,減幅為43.1%;累計前11月營收3,595.66億元,年增20.1%。
萬海表示,受市場供需波動、運價修正及客戶持續調整庫存影響,11月合併營收較上月及去年同期減少,累計前11月營收仍較去年增加20.8%。
針對市場變動,陽明分析,部分港口碼頭作業持續受到通膨、勞資問題引發的罷工行動影響,美西碼頭與鐵路勞資談判進度仍膠著,為供應鏈恢復正常增添不確定性。雖大陸逐步鬆綁清零政策,俄烏戰爭、能源及通膨危機仍使各國經濟與消費需求走弱,全球經濟成長動能面臨挑戰。
航運業界普遍認為,全球海運市場仍受到通膨壓力、俄烏戰爭、大陸經濟變化等影響,運費持續走跌、營收下降;持續觀望農曆年前客戶貨量庫存情形及出貨需求,各家業者針對市場動向彈性調度營運船隊計畫。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