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08字
疫情三年的煎熬,是航空業最大的挑戰,如今,全球大解封、最壞的時刻將過,但長榮航空(2618)(2618)董事長林寶水憶起疫情下的心情「仍然覺得痛心」,關鍵在於,那時候航空機組人員要飛也沒班,即使有班也要冒風險要隔離,甚至一飛出去要兩三周不能跟家人團聚,箇中辛苦外人難以想像。
疫情之下,航空客運市場像跳崖一樣,衝擊是從100直接掉到零,沒有任何緩衝。林寶水指出,20年前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影響期間只有半年,但新冠不一樣,三年了仍餘波盪漾。
推薦
疫情一來,旅客出不了國門,外國旅客也進不來,航空業務幾乎歸零;長榮航空的員工一夕之間工作停擺,甚至很多外籍航空公司直接選擇裁員、減薪,長榮航空就算遇到這樣的困境,還是咬緊牙關堅持不裁員、不減薪。
在疫情期間,有極少數同仁被抓到不符合防疫規範,連同公司都一起被處罰,其他的機組員也備受異樣眼光,這些機組人員不只是為自己努力,更為了全台的經濟盡一份心力,站上火線出勤務,把各地需要的救援物資及貨品運送到目的地,他們因為勤務不能回家,長時間無法跟家人見面,身為董事長是心如刀割。
面對疫情海嘯,在當時誰都不知道會持續多久,對航空公司機隊與員工都是嚴苛的考驗,長榮航空抓緊大原則,「公司不能倒、同仁要工作」,那就大家一起想辦法,看如何增加現金流。
全力應戰的結果相當好,貨運市場控管得宜,還讓公司繳出盈餘成績單,公司也順利苦撐到今年10月政策宣布邊境解封,長榮航全面迎接客運復甦的商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