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貨櫃海運新運力 衝擊運價

提要

前11大航商未來三年規模 看增逾500萬TEU 運費止跌添變數

貨櫃海運運力持續看增,未來兩三年內恐持續供過於求。(歐新社)
貨櫃海運運力持續看增,未來兩三年內恐持續供過於求。(歐新社)

本文共886字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貨櫃海運明年起新運力大增,未來兩到三年內,前11大貨櫃航商運力將增逾500萬TEU、各家增幅達20%到80%不等,為運價止跌投下變數。

長榮(2603)(2603)最新2.4萬TEU巨輪長韻號(EVER ARIA)上周服役,推升長榮運力更接近全球第五大航商赫伯羅德(Hapag-Lloyd)。

推薦

根據海運權威機構Alphaliner昨(18)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明年全球大型貨櫃航商開始大舉交船,其中,龍頭地中海航運(MSC)無論是現役還是訂造中的運力規模,都是全球第一,在建船隻數逾百艘、尚未投入的運力加總則逾150萬TEU(20呎標準櫃),達現有運力比重的33%以上。

就新船訂單量來看,地中海航運穩居全球第一,依次為達飛(CMA)、中遠(COSCO)、ONE(海洋網聯船務)、赫伯羅德,不過,自達飛以下,在建運力均不及地中海的一半。以達飛為例,當前在建運力約62萬TEU,長榮則約51萬TEU,不過,由於陽明在疫情之後罕見新造船計畫,故在建運力僅1.18萬TEU,敬陪末座。

業內人士指出,若根據統計,當前全球前11大航商總運力逾2,200萬TEU,囊括全球貨櫃海運逾86%運力,新船預期今年底起大量加入,明後年將達運力增加的高峰期,占比將逾全球總運力的九成以上。

若盤點在建運力,前11大航商將還有至少520萬TEU待交,進一步說,未來兩到三年內,主要航商的運力成長幅度約兩到三成之間。若加計明年海運環保新規上路後,老舊船隻拆解的運力,則未來三年內,每年的總運力成長幅度可能落在5-10%之間。

業內人士說,當前因全球通膨、採購力下降,加上政治板塊動盪,而全球運力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持續攀升情況下,運價走勢恐怕是「回不去了」。

從上海航交所上周(16日)所公布的運價來看,最新一期SCFI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連14周下跌,單周跌幅較前一周微幅縮小,SCFI貨櫃運價指數下跌249.47點至2,312.65點,跌幅由前一周的10.02%微幅縮小至9.74%。

美西線、地中海線及東南亞線跌幅都達一成;陽明、萬海也證實,北美線的年度合約,已出現客戶要求重談的聲浪。

延伸閱讀》

長榮今復牌 參考價187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Gogoro擴版圖 衝刺社區店
下一篇
旅行社搶包機包郵輪商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