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40年沒有業務跑客戶卻從不缺訂單 龍德如何稱霸公務船市場?

提要

興櫃市場近期出現一檔飆股龍德造船,被視為軍工概念股,今年以來漲幅近一倍,從30多元一路到現在超過70元,龍德造船是台灣三大船廠之一,更是北部第一大船廠功不可沒,去年經濟日報專訪董事長黃守真,一起來看他的創業故事。

龍德造船廠。記者曾學仁/攝影
龍德造船廠。記者曾學仁/攝影

本文共2126字

經濟日報 記者孫靖媛/台北報導

10月中旬,宜蘭蘇澳港區空氣裡飄來一陣秋意,港區內一棟落成不到兩年的廠房裡卻熱呼呼,焊工正加緊趕工,73歲的龍德造船(6753)(6753)董事長黃守真指著產線說年底前,這艘船將從這裡出廠,成為南台灣東港-小琉球的重要交通運輸船。(延伸閱讀》龍德老董黃守真:找出自己定位 造船業也能拚管理財

這裡是龍德造船六廠,兩年前黃守真砸下12億元擴充興建,近年政府積極發展風力發電、國艦國造,讓龍德訂單滿到三年後,不得不投資提升產能,儘管隱身在宜蘭蘇澳,但龍德卻是北台灣最大民營船廠,黃守真年過七旬,仍戴著防護頭盔在廠房進進出出,每天緊盯工程進度。

推薦

按地位,國內三大造船廠包括台船、中信、龍德。台船是官股公司,主要造大型軍艦和商船,而中信造船主要切入中型船舶、遊艇,董事長韓碧祥是高雄商界聞人,龍德雖名氣不如前兩者,卻是這三大船廠中,唯一在北部的民營船廠,且船身長度在300公尺以內的公務船,龍德是第一把交椅,實力不容小覷。

龍德創下的紀錄不少,除了是國內第一家自產中高速艇,也是第一家使用鋁合金材質製造高速船的業者,目前有六座廠區,員工560人,年營業額將近二十億;它最知名的作品,是2012年得標,2014年下水並交船給海軍的600噸飛彈巡邏艦「沱江艦」,不過很難想像,龍德是從再普通不過的漁船起家。

時間拉回40年前,當時南方澳是近海漁業三大漁港之一,漁業興盛,漁船多達2,000多艘,過去,漁船都是使用山上的檜木製造,耐腐蝕以及較輕的特性是小型船隻的最適原料,不過後期因檜木的過份採伐,材料逐漸缺乏。

龍德的前身是在宜蘭做FRP(玻璃纖維強化塑膠)相關材料加工,供應給衛浴組裝廠外銷美國,當地漁民為了尋覓新船身材料找上龍德,發展出FRP船舶,久而久之,看好FRP船需求強,龍德一腳跳進造船界,也是南方澳第一家嘗試使用FRP材料建造漁船的公司,沒想到FRP漁船造成轟動,靠著輕型材質,這艘船交給漁民首趟帶來豐沛漁獲量,第一戰就成名。

從此,蘇澳造船廠群起效仿造起了FRP漁船,此時當地的一窩蜂卻引起了政府關注,由於政府不希望沿海漁業太過壅擠,開始採取漁船限建措施,這也讓龍德警覺到FRP漁船市場可能出現飽和。

在思考如何突破僵局時,黃守真偶然看到了蘇澳港邊的巡邏艇,他仔細研究後發現,國內所有公務船幾乎都是國外引進,有進口替代的機會,剛好基隆水產試驗所正好要建造一艘FRP材質的漁業訓練船,他便積極爭取,從此踏入公務船領域。

自此黃守真鎖定公務船市場一路建造了多艘巡邏艇,接續又爭取到花蓮大型臨港船的標案,材質上也從FRP逐漸升級轉型到鋼板船,由於龍德長時間使用FRP建造高速船,鋼板船過重的缺點使得高速船發展受限,於是公司開始發展鋁合金焊接技術,將鋁合金技術帶入公務船,第一筆訂單來自嘉義縣政府清潔船,再度引起公部門回響。

長時間累積公務船製造以及各類政府標案的實戰經驗,龍德自此專注鋁合金高速船,除了國內第一艘鋁合金載客船是龍德製造外,2014年的海軍沱江艦也讓龍德標下。目前鋁合金船占龍德營收八成,此外,由於國外市場也要求多採用鋁合金材質,龍德同時開發外銷市場,甚至打進以造船工藝著稱的日本。

龍德的上游供料商中鋼鋁業董事長李至隆指出,早年只有遊艇多使用鋁合金,後來部分海岸巡防艦開始輕量化,帶動鋁合金船的發展,近三年隨國艦國造、風力發電等產業帶動,鋁合金船成長非常明顯,而龍德在船塢管理、造船技術都不斷精進,讓台灣鋁合金的造船供應鏈逐漸壯大

事實上,台灣過去曾在全球造船業中占有一席之地,但隨產業外移、工資上漲等不利外在環境因素影響,已無發展造船的條件,但龍德卻能持續擴廠,憑什麼?

黃守真認為自己核心競爭力在「設計」、「定位」,他舉公司為例,團隊擁有超過60位設計人員,已佔公司員工一成,且避免和國際造船大國拚成本,只專注在中小型船舶領域,正因為掌握了設計能力,任何公部門開標的條件龍德都能想辦法達成,他強調,因為資源全投入到設計、投標,公司40年來沒有業務跑客戶,卻也從未缺過訂單。

不過,龍德不是沒有挑戰,黃守真坦言,公司在人才培育方面備感壓力,雖然學校會有基本培訓,但進入工廠仍要花2-3年的訓練,對此,公司必須投入相當大的成本,人才能否留用也需各方面條件,包括公司制度、福利與前景。

此外,政府政策對公司也有相當大的影響,黃守真不諱言,某段時期的政府採購案都是以最低價標為主,由於各家船廠成本不一,就容易衍生出低價搶標、工程品質較差等問題,而公司的營運策略也需隨之調整,在低價標時代,龍德的成長較慢,為了搶佔市場,公司無法提升能力及改善品質,同時也會影響產業發展,龍德也曾因為低價標賠過錢,這也是為何當初需要拓展海外市場的原因。

今(2021)年1月龍德登入興櫃,正式進入資本市場,黃守真說,慶富案給了一個他很大的警惕,造船是資本密集行業,加上龍德主力業務是公務領域,付款條件非常嚴格,公家機關在支付定金前,需要有相對的銀行保證,公司業務越大,所需要的銀行融資愈多,要取得銀行信任,信用及財務公開透明就相當重要,而最有說服力的做法就是上市。

而進入興櫃後,龍德業績也繳出亮麗成績,前三季營收已經達18億元,年成長20%,業界預期,龍德未來轉上市後,將會成為台灣造船界的一股新勢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裕日車去年EPS 8.04元 中華車派股利4元
下一篇
台塑防治汙染 要推廣技術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