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中經院2月PMI大幅回升 中經院長:台積電談完 該擔心的是三星

本文共1303字

聯合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即時報導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發布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48.7%回升5.3個百分點到54.0%,由緊縮轉為擴張,主要來自新增訂單及生產活動大幅上升,判斷與廠商擔心關稅而提前拉貨有關,另外中國大陸政策效果慢慢浮現,出現景氣復甦現象。中經院表示,廠商不只看到短急單,存貨指數創27個月以來首次出現擴張,目前第一季製造端是優於預期,如果接下來終端需求回溫,就是正循環開始。

對於台積電宣布對美國加碼投資,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川普不像傳統做法先走行政流程才宣布,因此大家只能見招出招。台灣半導體比較複雜,但早談總比晚談好,全世界都要與川普對談,但愈晚談可能要加碼愈多,現在台積電宣布加碼千億美元,設下門檻,下一個要煩惱的就會是三星要提出多大籌碼?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也認為,早談談判籌碼比較好,台積電去美國投資,而不是投資英特爾,對我們是比較好的結果;但台積電投資金額是過去五年的總獲利,意味未來台積電會減少國內及到日本投資,台灣生產及出口都會減少,營業稅少收,周邊效應都會遞減,要擔心的是排擠結果。

至於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連賢明認為,台灣對美國稅率並不高,不需要要特別擔心,台灣與越南應是第二輪;尤其台灣出口到美國75%都是資通訊產品,都是免稅的,有問題是交通工具產業,占比也不大。

他說,川普不像過去比較傳統做法,有行政流程做好才宣布,而是先講加稅再補行政流程,但結果反反覆覆,例如上周說3月一定會對加拿大、墨西哥加稅,加拿大反擊,川普又說要對加拿大報復更多,但今天商務部長又說可以談新的協定,「或許最後只剩會對中國加稅」。

中經院指出,由於新增訂單與生產持續好轉,推動2月季調後之台灣製造業PMI指數回升至54.0%。製造業季調後之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分別回升4.7個百分點與14.9個百分點轉為擴張。生產指數回升至59.9%,為2024年6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存貨指數也大幅上揚6.2個百分點至52.7%,自2022年9月以來首次呈現擴張。製造業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續揚2.6個百分點至54.3%,為2024年8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

中經院指出,電子光學產業之訂單與生產持續好轉推動台灣製造業PMI攀升的主要動力來源,中國大陸汰舊換新政策推動消費性電子需求谷底回升,以及美國品牌大廠在關稅實施前針對關鍵性物料拉貨與設備布局、CoWoS封測與高階AI產品需新一波需求陸續開出,因此美國與中國大陸PMI都回升。

中經院台灣PMI調研團隊副研究員陳馨蕙分析,雖然美中PMI都回升,但美國PMI擴張中有隱憂,其中新增訂單指數下跌6.5個百分點,生產指數也趨緩,原物料價格卻大幅攀升,預期通膨價格上升高達7.5個百分點,顯示美中貿易戰若持續,廠商成本轉嫁及風險變化大,將牽動第二季經濟表現。

不過2月未季調的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則續跌5.8個百分點至49.2%,自2022年7月以來首次呈現緊縮。

連賢明指出,NMI指數大跌,反映農曆過年旅宿及餐飲業表現都比預期不好,因為國人出國不在國內消費,以致國內外消費逆差快六千億元,餐飲住宿業旺季沒有原先預期的好,「台灣內需不是不消費,而是未在國內消費,這才是比較大的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每天出新招,面對關稅戰不確定性,廠商紛紛提前拉貨備戰。(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每天出新招,面對關稅戰不確定性,廠商紛紛提前拉貨備戰。(路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美對台關稅衝擊千億美元外銷
下一篇
中經院破天荒給出3個經濟成長預估 最悲觀下探0.16%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