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關稅風暴接踵而來,快看專家如何解析,抓穩投資、發掘獲利!現在訂閱,立即暢讀經濟 VIP 好文,還有黃金等你拿喔!


⭐不限方案訂閱送 7-11 100 元
⭐年訂有機會獨得黃金豆一錢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關稅風暴接踵而來,快看專家如何解析,抓穩投資、發掘獲利!現在訂閱,立即暢讀經濟 VIP 好文,還有黃金等你拿喔!


⭐不限方案訂閱送 7-11 100 元
⭐年訂有機會獨得黃金豆一錢


不再通知

近年全球供應鏈大轉移 海外生產比...15年最低

本文共522字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近年全球供應鏈大轉移,台灣外銷接單海外生產比也出現明顯變化。經濟部統計,去年台灣海外生產比降至48.6%,為15年來最低。

經濟部表示,主因受惠於AI需求擴增強勁,IC設計、伺服器及半導體先進製程在台擴產,拉高整體接單國內生產比率。

至於川普2.0投資美國趨勢下,國內AI伺服器業者表態將赴美投資,是否影響海外生產比走勢?對此官員認為,這要觀察廠商產能調度情況,是否擴大在美國投資,進而調節在國內生產,但這情況尚未發生。

外銷訂單包括「國內生產」及「海外生產」,海外生產比下降,代表國內生產占比提升。去年台灣海外生產比降至48.6%,代表著100元外銷接單中,有逾51元是在國內生產,僅48.6元是在海外生產。國內生產比再度超越海外。

各業中,去年資訊通信業海外生產比降至81%,電子產品海外生產比降至38%,雙雙寫下18年來最低。前者由2018年的94%大幅回落,後者由2017年45.5%回落,是整體接單海外生產比下降主因。

資訊通信產品向來海外生產比最高,經濟部官員分析,受惠於AI需求擴增強勁,IC設計、伺服器、筆電及網通產品廠商擴大國內生產比重;受惠AI及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完整,先進製程不斷擴產,進而提高電子產品國內生產比。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關稅戰渾沌不明 中經院提 GDP 三情境、最悲觀只剩0.16%
下一篇
台經院下修GDP增幅至2.91% 認為急單拉貨效應恐寅吃卯糧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