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薪資打敗通膨!2024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四年來首轉正

本文共1397字

聯合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即時報導

主計總處今天發布2024年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6450元,較上年增加2.77%,總薪資平均數亦增4.39%;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3085元,年增0.58%,四年來首次轉正,戰勝通膨;實質總薪資平均56566元,年增率2.16%為近六年最高。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7274元,較上年增加3.29%,扣掉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中位數3萬4574元,年增1.09%。

至於2024年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最高10%與最低10%差距倍數是2.8倍,是自2020年調查以來最低。

2024年全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6450元,年增2.77%;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7274元,年增3.29%;總薪資平均數為6萬0984元,年增4.39%。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3085元,年增0.58%,實質總薪資平均5萬6566元,年增率2.16%。

主計總計調查,2024年全體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高低薪經常性薪資十等分位組,最高10%平均76916元,與最低10%平均27470元相較,兩者差距倍數2.8倍,自2020年以來依序是2.92倍、2.96倍、2.90倍、2.83倍、2.80倍,2.80倍是五年以來最低。

主計總處表示,113年行業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各行業都較上年成長,其中金融及保險業因營運狀況較佳,按月獎金發放增加,年增5.44%,運輸及倉儲業、批發及零售業亦分別年增3.56%、3.44%。總薪資部分,金融及保險業因績效獎金及員工酬勞(紅利)發放較多,該行業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超過10萬元,達10萬7348元,年增9.27%,「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排名第二,每人每月總薪資10萬2150元,年增7.88%;運輸及倉儲業、批發及零售業分別年增 5.40%、5.16%,製造業增加4.93%。

主計總處強調,因個別受僱員工從事行業及個人條件與資歷(如教育程度、職業、工作年資等)不同,致其薪資與整體受僱員工平均薪資有所差異,2024年經常性薪資平均數低於整體平均者包括住宿及餐飲業(3萬4322元)、其他服務業(3萬5811元,如美容美髮及用品維修)、製造業(4萬4307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5萬5399元)、批發及零售業(4萬5834元);至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5萬6843元)、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6萬7537元)、金融及保險業(6萬9610元),則為高於整體平均之行業。

薪資統計可以觀察國人薪資變動,但平均薪資容易受高低薪極端值影響,難以看出真正薪資分布,主計總處後來每年定期發布全年總薪資中位數,但因為全年總薪資涵蓋全年的加班費、獎金,去年九月起,主計總處於每月發布經常性薪資、總薪資,同步發布每月經常性薪資中位數,更能看出受僱員工每月薪資分布情形。

此次首次發布全年經常性薪資中位數,113年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7274元,年增3.29%,扣除物價後實質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4574元,年增1.09%。

113年各行業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中位數,住宿及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因非典型僱用員工占比較高,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相對較低,分別為3萬0960 元、3萬1441 元;受僱員工人數較多之製造業為3萬5572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4萬5415 元;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5萬1740元、金融及保險業5萬6332 元,則相對較高。

2024年金融及保險業績效獎金及員工酬勞(紅利)發放較多,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超過...
2024年金融及保險業績效獎金及員工酬勞(紅利)發放較多,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超過10萬元,是各行業之冠。圖/本報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AI發威 去年11月底製造業職缺率3.04%創逾2年新高
下一篇
薪資增速 連十月超越通膨 元月平均43,368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