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德經處報告:台灣經濟前景樂觀、25%德企憂台海緊張

本文共914字

經濟日報 記者鍾泓良/台北即時報導

德國經濟辦事處今(9)日公布今年度「台灣經濟展望暨德商在台商業信心調查報告」發表會。報告提到,台灣經濟在2022年喪失些許動能,但展望2023年仍樂觀。值得一提,四分之一的德國企業認為,兩岸局勢緊張直接衝擊供應鏈順暢程度,認為兩岸關係成為未來挑戰也從45%提升至54%,成長近10個百分點。

德經處長林百科(Axel Limberg)致詞提到,疫情、地緣政治及供應鏈紛擾讓全球經濟活動遇到阻礙,但去年台德雙邊貿易額超過23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較前一年成長11%,主要受益於機械、電子、化工和汽車產業。

推薦

據德經處調查,73.3%的在台德商對2022年的業務表現感到滿意,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超過81%的受訪者已達到或超越預期目標,展現台德間商業互利。

然而,德經處也點名德企仍在台灣遇到一些挑戰,如全球經濟趨緩、台灣內部經濟表現、供應鏈紛擾及人才不足等,讓德企對台灣經濟前景趨於保守,但仍有逾半數受訪者認為,2023年經濟將較2022年維持一致,23.4%認為經濟將有所改善。

而談到未來挑戰,認同全球經濟趨緩及台灣本土經濟成長率是挑戰達六成以上,為台灣前兩大經濟挑戰。而將兩岸關係視為未來潛在的商業挑戰的業者從2022年的44.7%上升至去年的54.4%,增加近10個百分點。

林百科補充,兩岸關係隨著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8月到訪後急速衝突升溫。28%的的德企認為台海關係緊張對營運有負面影響,而也有超過半數德企總部也對台海情勢高度關注。

他強調,兩岸關係緊張對於德企投資台灣並無長期影響,認為經濟前景預期轉差仍是全球、台灣內部經濟表現所致,非兩岸關係;但也強調經濟活度需要有穩定、可預測的架構,這是所有政治人物需要努力維持的。

儘管未來的商業發展前景略為不明朗,但台灣市場對德企來說仍然相當有吸引力。調查顯示96.7%德商將續留台灣;93.3%受訪者表示,如果他們必須再次選擇跨國事業據點願意重啟在台業務。

經濟部長王美花上台致詞先提到,在台海關係時刻,感謝德國國會議員仍願意訪台表達支持。她也提到,昨(8)日才參與德商默克集團(Merck)在高雄默克的動土典禮,也認為德經處對台灣如何吸引德企來投資相當有幫助。

德國經濟辦事處今(9)日公布今年度「台灣經濟展望暨德商在台商業信心調查報告」發表...
德國經濟辦事處今(9)日公布今年度「台灣經濟展望暨德商在台商業信心調查報告」發表會。記者鍾泓良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通膨火苗難熄!2月CPI年增率2.43%仍超過警戒線
下一篇
元大寶華估今年經濟不保2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