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財政部:我對陸港出口 14年最差

財政部昨(7)日公布元月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104.4億美元,年減33.5%,是將近14年來最大減幅,也是元月五大市場中衰退最大、表現最弱。記者劉學聖/攝影
財政部昨(7)日公布元月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104.4億美元,年減33.5%,是將近14年來最大減幅,也是元月五大市場中衰退最大、表現最弱。記者劉學聖/攝影

本文共559字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解封效應不如預期,財政部昨(7)日公布元月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104.4億美元,年減33.5%,是將近14年來最大減幅,也是元月五大市場中衰退最大、表現最弱。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元月對陸港出口年減幅度約三分之一,光是對陸港市場萎縮,對總出口影響程度就達到六成二左右,推測可能是大陸防疫政策鬆綁初期,復工狀況尚不順暢,對出口正向效應沒有顯現出來。

蔡美娜說,大陸經濟低迷已持續一陣子,又有房市不景氣等結構性問題,原本寄望解封帶來正面效應,但暫時受春節因素干擾;另外界也有分析認為,大陸解封雖可能帶動報復性消費,但對貿易推升力道不見得會很大,後續還要持續觀察。

也因對陸港出口表現不佳,元月對陸港出口占比降到33.1%,是14年來同月新低,比去年元月下降6.2個百分點。

對日本、對歐洲出口則是五大市場中「唯二」逆勢正成長,且規模皆創歷年同月最高。日本市場主因出口電子零組件激增,歐洲市場則受惠於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加上對俄羅斯柴油禁運展開,添補柴油庫存。對日、歐出口占比分別上升至8.7%、11.5%,皆為14年來同月新高。

至於元月對美國出口53.6億美元,年減14.5%,包含基本金屬、電機產品等主要貨類皆負成長;美中市場消長仍顯著,元月對美出口占比上升至17%,是20年來同月高點,也是罕見超越東協市場占比。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外銷訂單連八黑,龔明鑫:最晚第四季可看到復甦反彈
下一篇
需求疲軟才是問題! 5月PMI續跌至41.3 連續三個月緊縮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