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2022全年外銷訂單「吃黑」 大陸解封後效應要看2月

本文共1312字

經濟日報 記者鍾泓良/台北即時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今(31)日公布2022年12月外銷訂單表現,訂單金額為521.7億美元,年減23.2%,為「連四黑」;全年外銷訂單金額落在6,667.9億美元,年減1.1%,中斷「連二紅」。

2022年第4季訂單金額為1,577.1美元,年減18.1%,連續二季負成長;全年外銷訂單呈現「溜滑梯」,最高點落在第1季,第4季則是全年表現最差的季度。

推薦

統計處預估,2023年1月外銷訂單金額為38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年減35.5%至32.1%,恐陷入「連五黑」。

統計處表示,科技貨品去年同期基期較高,致資訊通信產品與電子產品分 別年減24.1%、20.9%;光學器材因面板價格較去年同期衰退,加上背光模組及光學鏡頭接單減少,年減逾四成。

傳統貨品則持續因全球通膨、終端需求減緩,業者對於訂單集投資設備保守,致塑橡膠製品、基本金屬、化學品及機械分別年減34.1%、 33.9%、29.4%及19.2%;傳產中的「常勝軍」礦產品也因為受到高基期效應,年減1.0%,終結「連21紅」。

對於科技貨品高基期是否要等第二季才會排除,以及隨著油價走跌及通膨趨緩,傳統貨品何時出現翻轉?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去年第1季科技貨品都是呈現正成長,認為至少要等到第2季才能排除基期效應。

而傳產對於終端需求疲弱反映較早,如基本金屬已連續衰退九個月、塑橡膠製品衰退11個月,認為訂單要出現翻轉仍要看終端需求表現,但目前尚無出現明顯的正向消息。

然而,塑橡膠、化學品製品在終端需求下滑情況下,卻出現海外競爭對手增產的怪象,黃于玲解釋主要來自大陸,因為過往投資遞延須增產,但全球整體還是呈現供過於求。

而在接單地區方面,美國、中國大陸及香港、歐洲及東協等四大接單地區均衰退14.7%、37.7%、23.9%及22.4%。唯有日本去年12月外銷訂單年增5.0%。

黃于玲說明,日本訂單增加主因為受到電子產品及資通信產品訂單增加;受益於車用晶片緩解,日本汽車產業逐步增加,帶動車用晶片及面板訂單;而去年下半年出現高階筆電換機潮,帶動筆電訂單。

對於美國、東協是否會維持供應鏈轉移趨勢,統計處認為,長期而言還是會出現供應鏈轉移,但受到通膨、升息、終端需求疲弱影響,步調可能會放緩。

對於大陸去年12月解封對於我國外銷訂單影響,黃于玲說,原本預估去年12月外銷訂單將衰退三成,但因為大陸全面解除清零後,其遞延效應比想像中的好,尤其是在手機訂單,最終拉回將近七個百分點。

她也提到,據國際研究機構 SMP Global預測,2023全年經濟成長率較上個月估計1.6%上升0.3個百分點達1.9%,其中大陸上調0.4個百分點,顯示大陸復甦對於全球經濟仍有正向影響。

但他也補充,因為1月遇上農曆春節,要真的了解到大陸經濟是否真正復甦至少要等到2月才會比較明朗化。

黃于玲最後表示,今年外銷訂單比去年更加難以預測,因為通膨、各國央行升息政策效益有遞延效果,雖然知道會造成通膨及需求降溫,但無法確定時間;再加上美中科技戰仍在持續,都會增加全球景氣前景疑慮,只能持續密切關注。

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1月接單看法,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38.5,預期1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2022年12月減少。

經濟部統計處今(31)日公布2022年12月外銷訂單表現,訂單金額為521.7億...
經濟部統計處今(31)日公布2022年12月外銷訂單表現,訂單金額為521.7億美元,年減23.2%,為「連四黑」;全年外銷訂單金額落在6,667.9億美元,年減1.1%,中斷「連二紅」。經濟部統計處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2月出口連六黑比主計處預測悲觀 財部:第四季止跌回升
下一篇
2月景氣燈號估連四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