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33字
財政部今(7)日公布去年12月出口357.5億美元,是近20個月最低水準,年減12.1%、連四黑,可歸因於全球經濟下修、中國大陸疫情擴大、庫存調整、原物料行情滑落、基期高等五大原因,出口頹勢恐將延續,今年首季仍將呈現負成長。
不過若以全年來看,在上半年出口強勁表現支撐下,去年總出口仍以4,795.2億美元寫新高;總進口也以4,276億美元締創新猷。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12月11大出口貨類全數下挫,接續傳產貨類頹勢,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等兩大主力科技產品出口,看起來也進入下降周期。
其中電子零組件方面,因客戶端庫存調整,及大陸疫情波及生產活動,連帶削弱對積體電路拉貨力道,12月出口年減1.4%,對照進口電子零組件已連五月走跌且減幅擴大,研判電子零組件出口在短期內恐不容易看到明顯回升。
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雖有部分顯卡新品效應支撐,但消費性電子市況疲軟,正負相抵後出口年減10.7%,減幅是2016年5月以來最大。
至於光學器材,因面板供需結構尚未改善,出口年減逾三成,已連14個月衰退;傳產貨類普遍面臨買氣清淡、價格滑落庫存調整等下拉壓力,減幅多在二至三成之間。
12月出口結果印證了財政部先前觀察,去年第4季轉為負成長,年減8.6%,蔡美娜說,這是近七年來再度上演「旺季不旺」。
展望今年出口,蔡美娜指出,主計總處先前預估今年首季出口將為負成長5.5%,2月下旬會再修正預測,可能會再往下調。
若僅觀察1月,蔡美娜點出五大觀察面向。首先全球經濟雜音仍多,美光、三星等國際大廠都下修獲利;第二,庫存調整尚未結束;第三,大陸防疫鬆綁後,染疫人數大幅上升,春節後恐怕又有一波高峰,動搖供應鏈及消費動能。
第四,近幾月海外訂單表現不佳;第五,春節落在1月,連假長達十日,比去年同月工作天數減少五日。
綜合各項因素,1月出口鐵定將連五黑,規模約在304億至320億美元間,年減達20%至24%,但她強調,逾二成減幅主要來自春節因素干擾,實際出口收縮情形必須與2月一起觀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