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48字
經濟部統計處20日發布11月外銷訂單。統計處上月預估,11月外銷訂單同樣不樂觀,訂單金額落在540億美元至560億美元,預估年減14.5%至17.6% ,衰退幅度恐達「雙位數」,外銷訂單恐再陷「連三黑」。
至於2022年全年能否守住正成長?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接下來11、12月平均訂單金額至少須達到549億美元以上才能守住正成長,該金額正好位於統計處11月預估的中間值,因此11月外銷訂單將是關鍵。
此外,今年第4季訂單金額經計算要比第1季高,11、12月外銷訂單至少要達到589億美元,難度相當高;今年恐出現第2、3及4季都比第1季表現還差的怪象。
據主要接單貨品,除了電子產品維持年增率正成長,其餘主要接單貨品全盤皆墨,甚至出現二成到四成左右的年減幅。
而台灣科技業原本每年9月至12月因手機新品上市進入備貨旺季,但今年資通信產品卻在10月翻黑,年減0.3%,是繼4月、7月後,今年第三度翻黑。
此次翻黑是否象徵「手機新品上市」旺季提前終結?黃于玲分析,旺季一般是發生到9月、10月,如果手機賣得特別好,11月也有可能持續暢旺。
她補充,資通信產品10月衰退主因是筆電及顯示卡終端需求走弱,是否為旺季結束,還很難有定論,還要再看下個月的情形。
展望未來,統計處表示,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處高檔、 俄烏戰爭未歇,以及中國大陸堅持清零政策,都將增添經濟前景不確定性,恐影響外銷接單表現。
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11月接單看法,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48.4,預期11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10月減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