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21字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29)日上修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到2.94%,連原本期待可望逐次下修的2023年CPI年增率,這次也上修至1.86%。主計長朱澤民表示,這是因為新台幣貶值影響。
主計總處統計處處長蔡鈺泰指出,今年CPI上漲2.94%,較上次上修0.02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廠商逐漸反映成本,外食費與房租漲幅擴增,加上國境解封,旅遊相關服務價格欲小不易。不過,預期2023年將隨原物料價格漲勢減緩,漲幅應可降為1.86%,但這次預測卻較上次上修0.14個百分點。
此外,主計總處還發布,預測今年躉售物價指數(WPI)上漲12.51%,也是較上次預測上修0.59個百分點,主因是俄烏戰爭及能源市場干預引發供給面衝擊,國際原物料價格續居高檔,加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進一步推升廠商進口成本。
至於2023年的躉售物價指數(WPI)同樣也較上次上修3.83個百分點,預測上漲0.7%。主計總處分析,主因隨全球景氣降溫,終端產品需求放緩,原物料及工業產品價格可望回穩。
主計總處表示,這次參考國際機構預測及近期油價走勢,把今年第4季OPEC油價下修到每桶91美元,較8月預測下修10.3美元,全年每桶100.7美元,較8月預測下修3.4美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