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11月製造業PMI可能緊縮

製造業示意圖。路透
製造業示意圖。路透

本文共504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中華經濟研究院12月1日發布1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預估在全球景氣持續低迷,使得終端市場需求降溫,以及中國大陸堅持清零政策等情況下,指數仍為緊縮的可能性相當大。至於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在商業活動陸續恢復之下,則有機會由緊縮轉為擴張。

面對今年第4季和明年上半年景氣,中經院院長張傳章提醒,全球整個終端需求都往下,台灣一定要小心因應,尤其近來各科技大廠陸續下修明年的資本支出,確實會對明年的經濟成長動能產生疑慮。

推薦

此外,廠商也明顯感受到「旺季不旺」,還有中共20大後持續清零且未明確提出財經政策,電子上游、鋼鐵、塑化業者,持續由供給面調節存貨,裁減資本支出,導致原物料價格跌幅趨穩跟回升,不過終端需求還是沒有好轉,使得中下游業者承受資金斷鏈、成本攀升的壓力,部分電子、工具機產業,開始進行無薪假,對未來看法相對不是那麼樂觀。且有議價及轉價能力主要是大廠,中小企業對訂單取消、延單沒有抵抗能力,因此陷入資金壓力,有斷鏈疑慮。

中經院特別提醒,資金斷鏈疑慮也發生在非製造業的營造業,小型建商因升息循環尚未結束,且建材成本、人力成本仍在高檔,業者多擔心面臨資金壓力,導致對景氣看法愈來愈保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央行估全年CPI漲幅低於2% 通膨真的快要回落了?
下一篇
2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四藍 信號值微彈接近變燈臨界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