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10月內需穩定回溫 工業生產指數受全球經濟影響連二黑

本文共885字

聯合報 記者黃有容/台北即時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今日公布10月工業生產統計指數為130.77,較去年同月減少3.56%,已經呈現連續兩個月負成長,統計處預估11月仍很有機會看到「第三黑」;其中,製造業也已經連二黑,統計處指出,因為今年上半年表現很不錯,因此全年還是很有機會破歷史新高。

據統計處統計,10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減3.56%,其中製造業減少3.4%,礦業及土石採取業增加6.84%,電力及燃氣供應業減少6.36%,用水供應業增加2.52%;不過,累計1至10月工業生產增加2.58%,其中製造業增加2.71%。

推薦

10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132.78,年減3.4%,統計處表示,主因全球經濟受通膨及升息影響,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產業鏈持續進行庫存調整,廠商設備投資延緩,加上比較基期偏高所致;累計1至10月較上年同期增加2.71%,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指出,製造業今年1、2月正成長幅度滿大,所以雖然現在連兩月負成長,全年還是很有機會破歷史新高。他也表示,從製造業各個廠商法說會中可看到,大部分廠商都預期經濟會在明年上半年、甚至第一季落底,短期間內還是逆風。

統計處同時公布批發、零售、餐飲業10月營業額,10月批發業營業額為1兆642億元,年增4.3%,高於上月預期。黃偉傑表示,由於外銷表現不好,因此上月對批發業營業額保守預期,而10月也確實是月減4.2%,外需部分更出現雙位數月減幅度,但內需仍是正成長,拉回整體幅度。綜計1至10月營業額為10兆6474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6.9%。

10月零售業營業額達3807億元,年增2.1%,統計處指出,這是由於疫情趨於常態化,消費人潮回流。綜計1至10月營業額為3兆4946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7.9%。黃偉傑指出,後續內需應該還會正向發展,不過,去年10月開始使用五倍券,基期較高之下,工作天數也少一天,11月部分廠商認為會持續呈現月減。

10月餐飲業營業額769億元,年增13.8%,因消費者逐漸回到疫前用餐習慣,加上百貨週年慶集客效應,尤其餐館業營收隨著民眾接受與病毒共存而復甦。綜計1至10月營業額為7025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0.3%。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2月CPI年增率可望低於3%
下一篇
國發會:景氣估下月落底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