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遭質疑 主計總處回應了

本文共1082字

聯合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即時報導

針對有學者撰文指出「主計總處為何說謊: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主計總處回應,表示我國資料都是依OECD定義及規範計算,其中OECD定義「每戶財富」係指平均每戶家庭持有之金融(不含就業相關退休年金)與非金融資產(包括主要住宅、其他房地產、車輛及其他非金融資產等)減負債之淨額;我國也是以此定義以國富統計相關資料及世界銀行與IMF公布之我國PPP計算。

對於此時公布相關數據,是否與選舉有關?主計總處表示,每年均選取部分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BLI)指標撰寫國情統計通報,例如每年均於國情統計通報專區刊載部分BLI指標最新統計,及我國依相同原則計算之結果,供各界參考。如110年公布「受僱者工時過長比率」、「全時受僱者平均年收入(PPP)」、「空氣汙染」等,111年公布「教育程度」、「每戶財富(PPP)」等指標,無關選舉。

推薦

主計總處表示,該處是依預算法第29條,按年編布國富統計報告,統計我國各經濟部門所持有可評價之「金融性」(包括存款、有價證券等)與「非金融性」(包括房地產、車輛及其他非金融資產等)資產減負債之淨額。2020年底我國全體家庭部門國內金融性資產(不含人壽保險及退休準備)69.5兆元,其中現金及存款37.3兆元、有價證券(債券及股票等)及其他國內金融性資產32.3兆元,扣除國內金融性負債18.2兆元(其中貸款17.7兆元),國內金融性資產淨值51.3兆元,平均每戶575萬元,併計國外金融性資產淨值及非金融性資產淨值,平均每戶財富1,263萬元。

主計總處表示,依OECD今年中公布之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BLI),「每戶財富(PPP)」為其衡量各國家庭部門所得與財富指標之一;國際比較時,OECD考量各國物價水準不同,不宜以市場匯率折算,而以民間消費PPP(購買力平價)換算,以衡量排除物價水準差異後的實質購買力。「每戶財富(PPP)」為OECD之BLI指標之一,國際比較依PPP折算。

主計總處強調,我國資料都是依OECD定義及規範計算,其中「每戶財富」係指平均每戶家庭持有之金融(不含就業相關退休年金)與非金融資產(包括主要住宅、其他房地產、車輛及其他非金融資產等)減負債之淨額;根據上述定義以國富統計相關資料及世界銀行與IMF公布之我國PPP計算。

至於指不同年度比較,主計總處表示,國際比較常見各國資料年度不盡相同,OECD今年公布之BLI中,「每戶財富(PPP)」為2019年資料,惟各國因資料產製周期不同,加上存量資料(財富屬之)短期波動不大,當無該年資料時,OECD則採用最接近年度。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景氣混沌不明 財部估首季出口跌破千億美元探2年低
下一篇
3月CCI指數連三升 學者:信心面回升實際經濟仍有隱憂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