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45字
土洋金融機構看台灣出口動能,下半年將擴張趨緩。永豐金控最新9月總經報告提到,估計台灣今年第3季出口金額年增率,成長將放緩到11.4%,第4季續降至8%,預估2022年全年出口成長率為14.1%。
目前全球經濟仍有諸多不確定性,包括中國持續採取封控措施、俄羅斯減供歐洲天然氣造成歐洲電價飆漲、俄烏戰爭影響全球原物料價格上升,推升歐洲通膨壓力,同時削減歐洲經濟成長。
美國則面臨聯準會(Fed)為抑制物價持續上升,開始積極升息並縮減資產規模,企業與住宅投資計畫轉趨謹慎,加上美元升值不利出口,抑制美國經濟成長動能。
永豐金報告認為,受到俄烏戰爭、通膨壓力,新冠肺炎疫情反覆等高度不確定性,全球經濟成長力道漸緩,以及美國聯準會鷹派升息,衝擊民間消費力量,終端需求明顯轉弱,部分廠商進入庫存調整周期,客戶訂單能見度偏低,台灣指標出口廠商展望轉趨保守。
對台灣今年GDP年增率的看法,永豐金控認為,美Fed近期釋出鷹派言論,市場預期將持續升息等因素,加上 Fed今年9月縮表,規模來到950億美元,將對全球股、債、匯市場產生衝擊,預估台今年全年GDP成長率為3.38%,第3季、第4季分別為3.6%以及 3.14%,2023全年GDP成長率則為2.85%。
國外金融機構也同步看衰台灣貿易前景。ING集團最新報告,基於高通膨持續降低美國購買力,以及中國房地產消費需求疲軟影響,不能排除半導體產業將進入糟糕時期,因為觀察台灣8月進口數字,受到廠商進口原料採購偏向謹慎,電子零組件進口值轉為年減4.3%,報告認為,半導體需求急遽下滑帶來的風險越來越大,將影響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與製造活動。
法國外貿銀行同步發出報告,認為新訂單疲軟和大量庫存堆積,意味著亞洲科技行業將迎來教漫長的去庫存周期,台灣來自美國和中國大陸的出口訂單均在減弱,顯示全球需求同步降溫。
我國下半年出口成長力道可能擴張趨緩,財政部公布最新統計顯示,累計今年1至8月,我國海關進出口貿易金額3,30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2%,若按新台幣計算,則是增19.6%。
若從8月單月來看,我國海關進出口貿易金額403.4億美元,較7月減少6.9%,較去年同月僅小增2.0%,若按新台幣計算也僅增加9.6%,單月成長力道已經比累計數縮小。
富蘭克林投顧也指出,歐洲能源危機、美歐緊縮政策、中國防疫封控加劇國際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擔憂,美元匯價與美債殖利率攀升,加以商品價格走弱等多項利空拖累,新興股市已經連續二周收黑。
中國8月出口年增率由18%放緩至7.1%、進口年增率由2.3%放緩至0.3%,經濟數據遜於預期,四川省會成都防疫封控延長、貴州省會貴陽也實施防疫封控,美國將限制對中國科技企業投資,並將延續川普時代對中國逾3,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課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