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8字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表示,近期經濟情勢不確定性大增,包括中國大陸封控、歐美升息通膨等影響逐漸擴大,製造業、內需產業的信心都出現下降,各項產業景氣下修力道猛,5月調查結果,近乎全面呈現慘跌局面。
在製造業部分,4月新增訂單轉為緊縮,5月連生產指數也跟著轉為緊縮,中斷連續22個月擴張,主要是受到延單、下修砍單,以及疫情影響產線人力調動等因素所致。值得注意的還有,2月起俄烏戰爭使得原物料價格指數再度回升到80以上,但5月該指數則是大幅下跌14.8來到69.3,是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大的回跌幅度。
張傳章表示,廠商在面臨新增訂單、生產指數轉為緊縮,以及原物料價格鬆動和去庫存壓力攀升下,製造業未來六個月展望,自2020年8月來首次呈現緊縮,5月指數再重跌8.9至44,且六大產業更從2020年6月以來,首次全數回報呈現緊縮。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分析,今年製造業景氣有上熱下溫、上肥下瘦以及電子優於資訊等三大特色。王健全說明,上熱下溫,指的是景氣上半年、特別是第1季比較熱,4月以後出口接單開始下滑,至於上肥下瘦則是指上游好、中下游比較不好。電子優於資訊,則因電子業持續受惠於5G、高效能運算、物聯網等新興商機,表現有支撐,相較之下消費性產品需求轉弱,資訊業受到影響。
5月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則是中斷連續十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驟跌10至45.1,為2020年5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則是已連續二個月緊縮,指數續跌9.9至35.8,是2020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且NMI八大產業更是自2021年6月以來首次全數回報未來六個月展望呈現緊縮。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