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03字
行政院今(19)日召開第3803次院會,國發會指出,今年迄今我國整體施政成果仍延續去年亮眼表現,如:經濟財政方面,2021年經濟成長率高達6.45%,創11年新高,2022年第一季經濟成長達3.06%;2021年人均GDP首度逾3萬美元,2022年更可望超越韓國;出口連續7季成長、中央政府總決算已連4年賸餘破千億、台股指數已連續496天突破15,000點。
展望今年,全球疫情及俄烏戰爭持續延燒、中國經濟放緩、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等外在挑戰嚴峻,加以近期本土疫情確診人數攀升,政府將審慎因應,在「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穩健開放」的原則下,建立更具韌性的「新台灣模式」,同時在全體國人同胞一起努力下,讓台灣於2022年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變局中能穩步前行。
不過,最近在國際機構紛紛下修經濟成長率,IMF最新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提到2022年全球經濟預估成長率到3.6%,低於1月報告中所預估的4.4%,其中對於台灣的預估更是下修至3.2%,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是否還能樂觀保4,也引起外界擔憂。
對此,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表示,目前全球經濟受到俄烏戰爭、通膨壓力、美國升息關係等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中國的經濟成長也逐漸趨緩,確實會對周邊的國家經濟體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雖然現在國外機構對於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落在3.2%-4.42%,但相關的正確數字還是要等5月底主計總處的最新預估數字出來後,才會比較明朗。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